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经验交流 > 成长经验 > 文章正文

高考回忆:抗战时高考的那些事(3)

时间:2010-12-23 16:03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十几天后,在交通大学门口的新生录取榜上,王德懿激动地看到自己的名字,她被交通大学录取到管理学院学习经济管理专业,成为交通大学录取的第一名重庆女生。 曹越华 书香子弟 抗战烽火中高考 今年92岁的曹越华出生

  十几天后,在交通大学门口的新生录取榜上,王德懿激动地看到自己的名字,她被交通大学录取到管理学院学习经济管理专业,成为交通大学录取的第一名重庆女生。

  曹越华

  书香子弟

  抗战烽火中高考

  今年92岁的曹越华出生在四川省邻水县九龙场一个书香门第。因为父亲在重庆做小学教员,曹越华12岁时来到重庆,就读于川东师范附小,两年后考上市立初中(现重庆一中),3年后又考上求精中学。

  上初中时,曹越华遇到曾留英的英文教员曾璋鲁,练就一口标准的英语。上高中的求精中学,是一所美国人办的教会学校,曹越华在此将外语练得非常流利。

  1938年,抗日战争烽烟正盛,复旦大学从上海迁到重庆,在战火中继续坚持办学。“当时,我正好高中毕业,听说复旦大学来到重庆,我就想去报考。”曹越华说,复旦大学刚到重庆时,落脚在菜园坝,离求精中学非常近,于是,他跑去报了名。到参加入学考试时,复旦大学搬到北碚夏坝(今北碚区东阳镇)。在简陋的教室里,曹越华参加了自己人生中的高考。

  由于年代久远,曹越华已记不起当时考了哪些学科。“只考了四五门吧,我觉得都比较简单。”曹越华说,抗战期间,东部沿海许多高校内迁到重庆,给重庆学生带来了更多升学机会。曹越华还记得,当时,总共有几百人前去考试。他说,战争年代,能坚持上完高中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有点本事的人,大部分都能被录取。因为外语成绩特别优秀,曹越华被复旦大学录取,在外国文学系主任伍蠡甫先生门下学习。他还记得,老师个个大名鼎鼎:文学概论教员是胡风,法语教员是徐悲鸿之妻、留学巴黎多年的蒋碧薇,英国戏剧文学教员则是曹禺。

  大学最后一年,曹越华应征参加中国远征军,奔赴滇缅战场抗日,成为远征军翻译和教官,将所学奉献给中国抗战事业。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