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经验交流 > 成长经验 > 文章正文

谎言背后的六大类型

时间:2010-01-19 10:16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一、想像型的说谎  孩子说谎,有时是一种幻想和想像的表现。孩子的好奇心强,脑子里会冒出各种各样的想像,把想像的东西当成事实,来

  一、想像型的说谎

  孩子说谎,有时是一种幻想和想像的表现。孩子的好奇心强,脑子里会冒出各种各样的想像,把想像的东西当成事实,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当他把这种夸大的并不现实的想像当作真实的东西说出来时,小朋友会听得入了迷,大人听来就成了说谎。

  家长需要把孩子善意的想像和恶意的谎言区分开来。对于孩子想像之光的闪烁,不但不应该批评,反而应当鼓励,培养孩子的想像力。

  二、取乐型说谎

  有些孩子用欺骗说谎来捉弄别人,自鸣得意。《狼来了》故事中那个小孩就属此类。对这样的说谎,家长应说服批评。最好是通过《狼来了》之类的故事,形象深刻地教育孩子懂得,欺骗别人最后会自食其果,从而改正这样的行为。

  三、虚荣型说谎

  有的孩子说谎,是为了避免丢脸或得到赞许的目光,炫耀自己。对这样的说谎,在理解孩子的同时,家长应抓住孩子要面子的积极一面,鼓励孩子懂得只有付出真实的努力,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四、模仿型说谎

  有些家长自己本身就常常说谎,甚至要求孩子对别人说谎。有这种言传身教,孩子自然会说谎成性。父母的行为举止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道德品质对孩子的影响远胜于任何说教。对这样的说谎,家长应该从自身做起,诚实守信。

  五、侠义型说谎

  有些孩子为庇护小朋友的错误,或为他们的不良后果承担责任而说谎。比如,小强的表弟不小心把爸爸的茶杯摔碎了,小强就谎称是自己干的。对于这种侠义型的说谎,家长既要肯定他的动机,又要引导孩子学会实事求是。

  六、被迫型说谎

  孩子犯了错误,或考试不及格,怕受到责罚,便用说谎来掩盖错误,逃避惩罚。对于这类说谎,要从家长身上找原因,改变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孩子觉得家长不但可敬,而且可亲,是朋友,这样他自然会把知心话告诉他,说谎也就不存在了。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