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生招生10年回顾:菁菁校园砥砺军中利剑(3)
与武警部队签约的复旦大学国防生培养工作一起步,就建立了全军唯一的“入学即入伍”的国防生培养模式,形成了“集中招生、集中专业、集中教学、集中管理”的教学管理风格,在百年复旦园掀起了一股“橄榄绿旋风”。
与武警部队签约的复旦大学国防生培养工作一起步,就建立了全军唯一的“入学即入伍”的国防生培养模式,形成了“集中招生、集中专业、集中教学、集中管理”的教学管理风格,在百年复旦园掀起了一股“橄榄绿旋风”。
还有一些高校的管理办法是把分散在不同专业的国防生合编为区队,各级骨干由国防生轮流担任,节假日完成一些必要的军政课目,每到寒暑假国防生还要进行队列、体能、内务、战术等训练课目。
“铸剑阁”、“海军楼”……这些创新之举不仅成功解决了国防生分散居住难以管理的实际问题,而且大幅提高了国防生的培养层次。据统计,各院校有60%的国防生班级成为所在学校的“优良学风班”。复旦大学国防生班多次被表彰为“上海市先进集体”,国防生团支部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哈尔滨工程大学“139红旗寝室”的6名国防生,全部获得过国家奖学金。
没有监控就没有质量,没有淘汰就没有活力。今天的淘汰,是为了在未来战场上不被淘汰。毕业前,按德能勤绩体五大项,把国防生综合素质细化成46个小项,逐项进行达标考核,考核不达标的,一票否决。
■ 打牢根基听党指挥
起航需要导航,导航才能远航。现实当中存在少数国防生对一些政治问题和社会现象看不深、分不清,必须从在校期间就努力筑牢国防生的思想根基,真正把他们培养成为党和军队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合格带兵人。这是签约高校和驻校选培办共同的心声和行动。
北京军区坚持抓住最核心的,利用课堂教育这个主阵地,把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程;以军旅认同教育为切入点,引导国防生端正报考签约动机;针对国防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适时答疑解惑,杨利伟、金一南等走上了高校的讲台。签约高校普遍定期组织野营拉练、参观国防教育基地等活动。学校的每次升旗仪式都让国防生全体参加,引导国防生把奋斗目标提升到履行使命上来。
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的兰州军区,守防6800公里边境线,部队驻地大多是沙漠、戈壁、雪山。为坚定国防生到边远艰苦地区建功立业的信心,该军区每年暑期都组织一次国防生代表“边防行”活动,每到一个边防连队,让国防生在边防线巡逻一次、在哨所执勤一次、与官兵座谈一次,听一听戍边人的感人故事。近5年来,该军区签约高校毕业的国防生有75%主动申请到边远艰苦地区工作。
广州军区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措施,在结合上做文章,在渗透上下功夫,坚持理论灌输与思想疏导、课堂教育与实践锻炼、严格管理与政策激励、校园文化与军营文化相结合,促进了国防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稳步提高。在校国防生中,学生干部、“三好学生”比例达到72%。其经验被教育部、总政治部联合转发。
济南军区的签约高校聊城大学,坚持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列入国防生必修课。大力开展党史、军史、革命史教育,努力打牢国防生听党指挥、忠诚使命、建功军营的思想根基。已毕业的3届国防生100%履约,100%服从组织分配,70%以上加入党组织。
国防生军事素质是胜任第一任职的支撑和依托。为此,军队各大单位指导驻校选培办,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
沈阳军区各驻校选培办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合理安排训练内容,严格落实训练要求。日常军事训练,坚持从基础知识讲起,从基本动作练起,每周都安排体能训练,每年都组织国防生全员参加军事基本技能考核。暑期集中训练,采取分级施训的办法。组织一、二年级国防生进行强化训练,培育军人意识,提高军事素养;组织三年级国防生到作战部队见习锻炼,让国防生补上当兵这一课;毕业前强化训练,固强补弱,缩短第一任职差距。不管天寒地冻,还是刮风下雨,国防生的训练课目不变、强度不减、要求不松、标准不降。2008年冬,该军区组织签约高校国防生100公里野营拉练,面对大雪、寒风、暗夜等恶劣环境,所有参训国防生都经受住了考验。(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