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政策 > 报考政策 > 文章正文

高校新生越过分数线却难跨心理关

时间:2012-02-18 14:11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11月7日讯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迈入高等学府,可是却没能跨过自己的心理关。记者了解到。开学两个月以来,一些大一新生没有在课堂学习,却因各类精神疾病住进了市第一专科医院进行治疗。记者从哈尔滨市其他医院了解

  11月7日讯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迈入高等学府,可是却没能跨过自己的心理关。记者了解到。开学两个月以来,一些大一新生没有在课堂学习,却因各类精神疾病住进了市第一专科医院进行治疗。记者从哈尔滨市其他医院了解到,到医院心理科门诊求诊的大学生也有所增加。

  “好”与“坏”的狭意理解、臆想世界与现实社会的差距、网络游戏快速成功的快感与现实挫折的反差,都让一些大学生无所适从,出现了心理问题。

  初入社会心很慌

  ——“蛋壳式”培养方式保护了孩子,却把孩子与社会隔绝

  哈尔滨医科大学复属第四院心理科主任张磊晶日前收到一封一名大一新生近万字的手写信。信中写道:“我从小觉得只要对别人好、真心真意对别人就能得到回报,可我却把自己伤得一无所有。好人难当,可我却不甘屈服于‘不正之风’和‘邪恶’……我以为的世界美好都是假的,它和我认为的差距太大,太让我失望。”信中详细写了他和某同学交往中,同学都做了哪些事、说了哪些话让他感到社会的丑陋。

  由于“想象”和“现实”的差距,让这名新生先是躲避与其他人接触,既而产生厌世情绪。张磊晶主任说,一些家庭对孩子采取“蛋壳式”培养方式, “蛋壳”保护孩子的同时,也把孩子和社会隔绝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保护得过多,遇到任何事都由家长出面解决,孩子没有社会阅历,总觉得世界很简单、很美好。一旦遇到与自己想象有差距的事,便会在心里放大,虽然多是一些小事,但慢慢就积累到质变。

  很多人都知道“小马过河”的故事,但现实社会中却有很多家长不愿让孩子去自己试河水的深度。刚走入校园的大学生脱离了父母,头一次看到“河”,心理上会夸大“河”的可怕,自然会产生恐惧。据张磊晶介绍:“以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多出于自己没有考入理想学校而就读于一般学校的差距。但现在,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大了。”随着市场经济带来的现代经济社会的强竞争、快节奏、短周期、频更新等特点,加之一些不正之风,让一些以前和社会零接触的大学生产生恐惧情绪,一些心理相对脆弱的学生就难免出现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怎样和你交朋友

  ——“不劳而获”的爱太多,使孩子不会主动与人交往

  军训后一个星期就想退学。张磊晶遇到的这个同学退学的主要原因就是,虽然大学没有固定的同桌,可好多人的同桌都不换,只有他的旁边座位总是换人,他觉得同学都在故意疏远自己。

  小新(化名)个性有些争强好胜、总想样样争第一。从小学到高中他学习成绩一直优秀,老师对他很器重,和同学相处也很愉快。他一直生活在赞扬声中,未遭受过什么挫折,自尊心很强,应届顺利考上某名牌大学。刚入学时,一切都很新鲜,外加军训很辛苦,体力消耗较大,也没空想别的。可军训结束正式上课后,他觉得同学都自顾自地学习、生活,宿舍里的气氛也很压抑,互相之间好像都很漠然,自尊心也迫使他不愿主动与同学交往。而且上课时他发现,很多同学都固定坐在一起,只有自己的旁边座位总在换人。每次上课,他都在观察谁和谁的关系比较好,为什么没人和自己好。因此上课总分心。现在虽然还没考试,但从回答问题和做作业上感到自己成绩在班上只能算中等,比他成绩好、知识面宽的大有人在,以前的自信荡然无存。

  小新经常感到头痛、胸闷、心慌和入睡困难,心里很着急,怕影响学习但越急越不行,注意力无法集中。虽然还能坚持学习,但效率很差,有时觉得自己都快撑不下去了,总想回家。国庆长假回家休息几天感觉好些,但一想到回学校就紧张焦虑,以致于国庆后就不想回学校继续上学了。眼看着已经考上名牌大学的孩子无法完成学业,小新的父母将他送到了医院治疗。

  张磊晶说,人际关系问题是大学生遇到的主要心理问题。很多学生入大学后就表现出不会与人交往的问题,人际交往缺乏主动性。大学新生普遍存在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主动性这一特点。由于很多人从小在家庭无偿的宠爱下成长,根本不知道如何去跟别人相处。(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