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政策 > 报考政策 > 文章正文

高考在即又出新动向 “高考扰民”成为热点话题

时间:2012-01-06 16:34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 叶炳昌  “高考(微博)扰民”,是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出现的新动向———因高考,某路公交改线了!因高考,某处工地停工了!因高考,某家宾馆爆满了!为高考,领导亲自踩点了、考场装上空调了……类似消息,每

  ■ 叶炳昌

  “高考(微博)扰民”,是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出现的新动向———因高考,某路公交改线了!因高考,某处工地停工了!因高考,某家宾馆爆满了!为高考,领导亲自踩点了、考场装上空调了……类似消息,每年高考期间可谓如雷贯耳。

  这就使很多的人纳闷了:犯得着吗?高考凭什么搞特权?这样的“人性化”对大部分不用参加高考的市民公平吗?对不用参加高考的学生公平吗?再说了,社会上有这么多面临着人生重大转折需要考试的人,凭什么只迁就高考考生呢?这一有中国特色的“高考现象”,缘何在国外罕见?难道国人比洋人更加重视高教?真的很耐人寻味。

  其实,“特殊待遇”对考生无益。高考这几天的殊遇实际上是害了考生,给他们施加了无形的压力。昔日的嘈杂,猛然间被寂静所取代;过去的艰苦,一下子被豪华而替代,让学生如何能适应?笔者无意“复苦”,只是担心条件骤然变好,考生不能顺应,胆子反而会变小,不能心平气和地尽情发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用于形容此举,恐怕最是贴切。

  “高考扰民”,可以说是平时积弊的总暴露。高考是考生人生的重要转折点,社会各方为之热情服务,提供必要的良好条件是可以的,但不必达到“全面呵护”的氛围,更不应该达到“扰民”之地步。选拔人才、尊重知识、以人为本,有许多的方面和诸多的因素需要协调平衡,仅靠高考这几天的“呵护”是无济于事的。如果对某一部分人的“呵护”达到了“扰民”的地步,对其他的人便不公平,如此这般,有失公允,有失和谐,不是真正高明的“以民为本”的社会管理思路。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