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咨询进入微博时代 成高校揽生新平台
微博的爆炸性增长让人们惊叹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速度,微博向各行业和领域的融合渗透更是如同毛细血管一般,时时刻刻,悄无声息。微博不仅可以随时将信息不受限制地发给数量庞大的“粉丝”,而且能够实现一对一的个
微博的爆炸性增长让人们惊叹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速度,微博向各行业和领域的融合渗透更是如同毛细血管一般,时时刻刻,悄无声息。微博不仅可以随时将信息不受限制地发给数量庞大的“粉丝”,而且能够实现一对一的个性化互动交流。正因如此,高校招生部门对微博这一新生事物青睐有加。
特约通讯员黄伟 孟婧勔 本报记者汪瑞林
春暖花开,一年一度的高招宣传和报名咨询工作也开始了。笔者注意到,与往年几种传统的咨询方式不同,今年很多高校在高招工作中用上了微博这一新工具,不仅利用微博发布招生、面试、报名等信息,还通过微博为考生和家长答疑解惑。
单击查看中国高校官方微博汇总页
在新浪网点开武汉大学的微博,你不仅可以欣赏到樱花盛开的美景,还能获得该校最新的招生信息。记者浏览一下发现,自主招生面试、硕士研究生招生分数线划定、专业介绍等招生信息丰富多彩,有心报考的学生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频频发问跟帖。
微博的出现,让高校找到了新的招生咨询与宣传渠道。与传统咨询方式相比,微博一方面让高招咨询更“微”——一对一个性化互动交流,另一方面又让高招咨询更“博”——可以在限定时间内向更广博的受众发送信息。目前,包括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在内,全国已有160多所高校在新浪网开通了微博。一个无形的平台,已经在高校招生中发挥着不可小视的力量。
受众范围广泛,影响力不亚于纸媒
学生和家长不仅可以从校方的微博中了解到招生信息,还可以从中感知学校的文化和生活氛围,从侧面增加对学校的认知。
高校微博一改以前高校招生宣传单一、固定的模式,用活泼亲切的话语代替了冷冰冰的招生简章,使得咨询过程也变得更加轻松愉悦。
早春时节,正是各大高校准备招生宣传的日子。与以往在高考前向考生发放校园宣传册不同,现在许多高校早就在新浪开设了微博,并进行了实名认证。南开大学招生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说:“开招生微博,主要是考虑到目前参加高考的考生大部分是‘90后’,微博是他们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与热线电话和官网相比,微博方便、交流迅速、信息量大,又能自动更新,是第一时间发布招生信息的重要手段”。
据新浪网教育频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新浪网开官方微博有160所高校,其中包括“211工程”高校有81所、港澳台及海外高校30多所,另有70多个微博名称中专门冠名“招生办”或“招生处”。这些微博每天平均吸引200万网友关注。笔者发现,许多高校在利用微博宣讲招生政策、公布招生信息的同时,还通过图片、新闻链接等形式对校园文化、学校动态进行多方面介绍,并且能对学生的提问予以互动解答。
记者浏览发现,有的高校是在学校官方微博中增加了招生专栏,有的高校则是由招生办专门开博,如“复旦招生”、“哈工大招生”、“北京大学招生办”等。本报记者在新浪开通微博并实名认证后,马上收到“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招办”、“吉林财经大学”等微博的“私信”,提醒记者对学校招生工作“多加关注和支持。” 记者前不久采访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高考阅卷现场后写了一条微博,谈及对当前大学生艺术素养和艺术院校考生文化水平的看法,被名为“花家地南街8号”(中央美术学院所在地)的博主转发后,短短几天内原文被转发120余次,有24条评论对此问题展开激烈的交锋,这让初入门的记者亲身体验到了微博看不见的力量。
截至3日26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官方微博粉丝已经达到5687人,而哈工大招生办的微博粉丝已经达到13125人,记者对比发现,哈工大招办微博上的信息更加丰富及时。人民日报副总编辑马利曾指出,从媒介受众传播理论角度看,粉丝达到10人的微博相当于一张黑板报,达到1万人相当于一本杂志,达到10万人相当于一份报纸,这意味着,哈工大招办的微博就是一份哈工大版的招生杂志了。很多时候,一条典型的提问微博,很有可能囊括了上万名考生的共同疑问,媒体具有的受众普遍性和广泛性特征就体现出来了。(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