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观察:一流大学应培养什么样的精英?(图)
印度理工学院校园 资料图片印度大学生 编者按: 拥有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高等教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学科的步伐”。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
印度理工学院校园 资料图片印度大学生
编者按:
拥有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高等教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学科的步伐”。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应该如何创建?它应当着眼于国家未来长远的发展需求,还是以短期目标和利益为重?它所倾心培养的知识精英应该抱有怎样的文化理想和追求?印度理工学院作为一所发展中国家的“精英大学”,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从它的发展轨迹和办学理念中,我们也许能找到一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冷眼观察】
两极分化下的精英大学
■顾雪林
谈起印度,国人大都认为那是一个很落后的国家,尽管印度这十几年的发展非常迅速,而且同中国一样被列为“金砖四国”,但我相信,大部分中国人还是认为印度很落后。我想,这是因为中国人心目中的印度,大都是影视中的模样,其中人们印象最深的是印度电影《流浪者》及那首《拉兹之歌》。电视中的印度人也常常是一群穷人在庙宇中愤怒地示威,人们印象中的印度,好像就是贫民窟和流浪者。其实,我过去对印度的印象也是这样。
两极分化背景下崛起的大学
1994年我随中国新闻代表团到印度访问后,经过在新德里、亚格拉、孟买等地的实地采访,我对印度的印象彻底改变了。印度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国家,从飞机上看,从南到北,印度的大部分国土都像是铺上了一层绿地毯,它的平原面积和森林绿地覆盖的面积非常广阔。新德里的街道宽阔,建筑宏伟。当然,印度是一个两极分化非常明显的国家,一方面,它有将近2亿讲着英语住着洋房的中产阶级;另一方面,当年它有将近7亿是穷人。在印度城市的郊区,那些巨大的贫民窟也常常是彼此相连,让人印象深刻。
印度就是在这样一个两极分化的基础上崛起的,这决定了印度人办教育是不能大把烧钱的,否则穷人根本上不起大学。穷人常常是靠进大学才能在生活费用奇高的大城市站住脚的。比如,新德里的房租非常高,但尼赫鲁大学学生宿舍的租金一个月大概就相当于8元人民币。我曾到印度新德里的尼赫鲁大学采访过一个中文班,班上有一些衣着鲜亮的富家小姐,但是更多的是一些皮肤黝黑的穷孩子,他们用熟练的普通话和我们讨论中国共产党史,甚至能和我们讨论邓小平一生中的“三上三下”,让人刮目相看。大学教育,改变了这些穷孩子的人生,也将会改变他们的家庭生活。
办大学不一定非要盖大楼
印度人给我们的启示是,办大学不一定非要比谁能“烧钱”盖大楼!难道高等教育就不能少花钱多办事吗?当年西南联大的草房子里,不是也培养出杨振宁和邓稼先这样的一流科学家吗?
为了写作《印度理工学院的精英们》,作者桑迪潘·德布访问了许多印度理工的成功校友。据他们回忆,这个学校的学生宿舍房间简陋,供水不足,厕所里满是爬虫。食堂里,鱼肉奇特的味道中混杂着肥皂的气味,而鸡肉则泛着类似于工业油脂的味道。铁质的餐盘虽已破旧,却也堆得下各种“美味”。食物的质量与它的教育地位比起来显得非常不相称。桑迪潘说,在这里呆上几年,真就什么都吃过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印度人培养出了自己的一流大学生。
英国著名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于2010年9月9日在伦敦公布的2010年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排在前200名的印度大学只有一所,那就是印度理工学院(孟买校区)。在这同一份榜单中公布的2010年亚洲前200名大学中,其中在前60名中有印度理工学院(孟买校区)(第36名)、坎普尔理工大学(第37名)、德里理工大学(第39名)、马德拉斯理工大学(第53名)和克勒各布尔理工大学(第57名)。这些上榜的印度各地的理工大学,都同属于印度理工学院。在总部设在美国的财富500强企业中,几乎在所有公司的管理层中都能找到印度理工校友的身影。在印度,印度理工毕业生占据着几乎所有大型企业和知名公司的领导者地位。(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