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生源还是多元选才?高校自主招生联考三问
资料图片:这是2月19日在上海电视大学考点拍摄的考场照片。当日,由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7所高校合作开展的2011年 “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
资料图片:这是2月19日在上海电视大学考点拍摄的考场照片。当日,由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7所高校合作开展的2011年 “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在全国各省区市同时开考。考生将用6个小时的时间完成阅读与写作(含第一、第二部分)、数学、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等 4个科目的考试。 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资料图片:2月20日,考生步入北大等十三高校联考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考场。当日,被网友昵称为“北约”高校联考的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等13所高校联合自主招生考试在全国各省区市同时开考。新华社发(王新 摄)
新华网上海2月21日电(“新华视点”记者仇逸、俞菀)2月12日,“复旦水平测试”(俗称“千分考”)拉开了2011年高校自主招生选拔录取的序幕;2月19日,由清华、上海交大、人大等7校联合举办的“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简称AAA测试)打响了2011年高校联考“首战”;2月20日,北大、复旦、港大等13校组织的“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联合考试”掀起综合素质人才选拔的面纱;2月26日,同济、哈工大等“同盟”9校将联合开考……
短时间内的高密度自主招生考试,对广大考生和家长可谓严峻考验,从“一考定终身”到“多考定终身”,高招改革究竟是高校提前抱团抢生源还是科学多元选才?学生选择权增加为何反而负担加重、困扰增多?高水平大学抱团自主招生对高中教育的影响和压力如何?
一问:是提前抱团抢生源还是科学多元选人才?
我国高考自主招生进入第9年的探索,阵容发展到80多所高校,现在又形成了三大联考阵营,但是对于自主招生、特别是联考的质疑声始终不曾停歇。自主招生究竟是否成功弥补了高考选才机制的不足?是“同样的筛子”还是选才的新通道?
“自主招生的积极意义,就是从‘一个模子、一个出口’的教育方式,转向多元化人才选拔培养的模式。”同济大学教务处长廖宗廷说。北大上海招生组组长林纯镇则表示,根据综合性大学对人才选拔的不同需求,自主招生在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突出对学生视野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考察,更加突出对学生未来学习潜能的考察。
“目前经过自主招生选拔预录取和加分的学生,大多数和高考录取的高分学生重叠,那么,原本高考就能选拔出来的人才为什么要付出那么多的人力、精力、物力,通过自主招生来选拔?同样的筛子没有必要放两把。”著名的成功教育倡导者、上海市闸北区新八中校长刘京海尖锐地指出,“自主招生的根本目的,应该是高校能招到与自己办学理念一致的学生,学生找到与自己发展目标一致的学校,是使原本的高考体制中无法选出来的特色学生得到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不是现在比高考更难、加重考生负担的‘小高考’。”
针对高校通过自主招生“掐尖”的质疑,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秦绍德说,在世界范围内和世界一流大学进行生源竞争,为中国的自主创新选拔人才,是中国大学的使命所在。“我们至少在联考学校内部达成了共识,大家地位平等,充分尊重学生选择自由,不进行恶性竞争。这应当是一个进步。”
二问:如何让考生避免疲于应考?
联考高校的招生部门负责人均在不同场合表示,高校联合展开自主招生考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减轻考生负担,让考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2011年三大自主招生“联盟”中共聚集了29所国内知名高校,一个学生最多可以同时报考其中的7所,只需要参加三次笔试。
记者采访发现,在被赋予更多选择权的同时,考生们无论是从迎考心态和实际备考状态均不轻松。华师大二附中的考生李阳成绩优秀,为了迎接2月12日举行的“复旦水平测试”和19、20日的两场名校联考,他从去年暑假开始就进入了“备考”状态。“父母花了将近1万块钱为我报名参加校外培训班,是专门针对几大名校自主招生的,但感觉在考试中帮助不大。”(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