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以高考改革为杠杆实现学生“减负”
提案议案点击 建议1:在加大高校监管力度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加高校自主招生比例,逐渐改变“唯分数论”。 建议2:高考报名不在学校而在各社区或县区招办,高考成绩只返还给考生本人,不再返还给学校和教育主
提案议案点击
建议1:在加大高校监管力度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加高校自主招生比例,逐渐改变“唯分数论”。
建议2:高考报名不在学校而在各社区或县区招办,高考成绩只返还给考生本人,不再返还给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则不能进行高考成绩排名考核,可以避免学校等利用高考成绩宣传自己。
建议3:减少试题量和试题难度,试题过难不利于减轻高中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也势必迫使中学教学偏离教材的实际难度,增加偏题难题怪题的讲解和训练,学生的负担必然增加。
改变“唯分数论”,增加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发挥空间,新课改让人充满期待。但一位在教育一线的老师却认为,新课改并没有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个性化的发展,反而加重了课业负担。昨天,省政协委员张永红提交的提案提出,必须改变高考的人才选拔方式,否则新课改只会流于形式。
新课改科目构建不合理 课业更重
“课改后高中三年所学的科目更多更难,主要是很多内容不断重复,给学生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负担。”
省政协委员张永红是宜宾三中高级教师,在她看来,新课改并没有改变学生们压力大的现状。“新课改科目上增多了,比如通用技术是新增的必修,以前开两年的生物,现在开三年。”以高中历史来说,经过改革后有必修一政治史、必修二经济史、必修三文化史等,选修还有6本书。张永红说,科目的增多使课本数量大幅度增加,高一学期的书就有三十二本,费用为378元,超过了省里规定书本费不得超过300元,而且300元本该是包括了试卷、资料等在内的。
据张永红了解,小学低年级学生每天作业量近两个小时,小学高年级以及初中生一般三个小时以上,高中生四个小时以上,极端的甚至达到六个小时。“我的孩子现在读高一,我是老师,也是孩子的母亲,这让我很纠结。”张永红说,自己的孩子几乎没有在11点以前睡觉过,早上6点就要起床。有时候看孩子作业做不完叫他别做了,自己去跟老师说,但孩子说不能搞特殊。现在高中依然普遍在假期补课,在周末补课,有些学校甚至每月只放一两天“月假”。每期有期中考、期末考,每月有月考,每周有周考,而且要排名。
“课改后高中三年所学的科目更多更难,主要是很多内容不断重复,给学生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负担。”张永红所说的重复,指的是新课改的专题化教学。专题化教学把传统的科目,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等进行专题划分,意在更专业地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张永红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来自于西方,并不一定适合中国。她举例说,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内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新课改后,历史科目被切割为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彼此间的内在联系却割裂不了,于是变成了重复教授。“比如革命史讲了毛泽东思想,文化史、政治史、经济史也都需要讲,本来是一个整体的知识却被割裂开来,这并不利于学生的系统学习,也不符合思维习惯。”张永红认为,专题化至少在历史科目来讲,让学生难以整合梳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错综复杂的分类也不便于记忆。
高考仍是唯分数论 抹煞学生创新
“今天的高考仍然是唯分数论,对学生、老师、学校的评价都是升学,教学如何能改?”
在张永红看来,新课改本身是件好事,但却在客观上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归根结底是因为高考的指挥棒不变,那么课改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初中生要想进重点高中就必须加大练习量以提高考试分数;不许学校补课,限制学校布置过多作业,势必导致家长花更多的钱去请家教补课、购买教辅资料;很多学校迫于升学压力也不得不变着花样悄悄补课。张永红表示,为了响应新课改,又不能放弃高考,有的学校甚至进行分类教学,普通班实践新课改,但尖子班用传统的教法,以保证升学率。(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