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十所重点大学校长为何频繁调整?
瞭望东方周刊201202期封面 高校国家队“换帅” 在实施了两期计划后,总周期预计最长20年的“985工程”如今已用时过半。新一批高校校长到任之后,将给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带来怎样的新动力 《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201202期封面
高校国家队“换帅”
在实施了两期计划后,总周期预计最长20年的“985工程”如今已用时过半。新一批高校校长到任之后,将给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带来怎样的新动力
《望东方周刊》记者钱贺进 | 上海报道
随着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王迎军在12月初正式出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2011年共有10所“985”大学更换了校长。自2006年以来的重点大学“换帅”就此达到高峰。
在中国,重点高校分为两个级别:“211工程”、“985工程”。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国务院《关于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的实施意见》中要求,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称为“211工程”。
1998年5月,根据中央精神,教育部决定重点支持一些“211”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为“985工程”。
据了解,目前,“211”高校共112所,承担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任务的“985”高校共39所。
从2006年至2011年,分别有16、11、13、10、15、14所“211”高校校长更换人选,而这6年间共有27所“985”高校换帅。
作为中国大学中的骄傲,“985”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任务相当紧迫。2003年清华大学曾明确提出:在2011年百年校庆之时,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2020年总体建成世界一流大学。2004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许智宏也曾提到北京大学“力争在2015年进入世界一流大学”。
高校“国家队”换帅的背景是:在实施了两期计划后,总周期预计最长20年的“985工程”如今已用时过半。新一批高校校长到任之后,将给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带来怎样的新动力?
很多新任校长在科研领域成绩斐然
2011年重点高校人事调整,新任命的校长,大多是“外来户”---或来自其他高校,或来自教育行政部门。
2011年走马上任的10位“985”高校掌门人中,只有三人为本校内部调动: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王迎军原为该校党委书记,湖南大学(微博)校长赵跃宇、国防科技大学校长杨学军原为本校副校长。将范围扩展至“211”高校,2011年14所高校换帅,也只有5人为本校“内部调动”。
长期关注该领域的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对《望东方周刊》说:“‘空降’方式有利有弊。对于相互陌生的高校和校长,需要有个适应过程。但‘空降’校长不受原有条条框框限制,在破立方面的创造性值得期待。”
由著名学者转身为管理者,这一特征在2011年高校“换帅”过程中也很明显,很多新任校长在科研领域成绩斐然。
如王迎军不仅是华南理工大学59年校史中唯一的女校长,也是目前全国“985”高校中唯一的女校长,以及中国唯一获得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院终身荣誉称号的女性。王迎军的丈夫汪建平则在中山大学(微博)任常务副校长。
当然,女校长掌舵“985”高校并非首次,前例是同济大学(微博)前校长吴启迪。
高校校长中为何很少出现女性身影?程方平分析说:“主要是因为历史积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这代人,高级知识分子中女性比例较低。此外,理工科科研人员比较辛苦,走到前沿的女性就更少。而‘985’和‘211’高校目前大部分校长是理工科背景。”
除了学术功底深厚的学者,新任校长中也不乏拥有中央或地方国家机关从政经验者。
张尧学自1999年从清华大学调入教育部任职,此番“空降”中南大学(微博)之前,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两个职位。
新任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1998年就任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到调任天津大学之前,身兼天津市委科技工委书记、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市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三职。(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