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新闻 > 文章正文

户籍“门槛”从未放松 异地高考面临四大拦路虎(4)

时间:2012-01-04 15:15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但现在,为了参加高考,没有北京户口的儿子只能返回河南老家读高中。 除了王洋这样把孩子转回老家的家长,还有家长正在进行着教育平权行动。 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家长自发成立的“教育公平公民联合行动”

  但现在,为了参加高考,没有北京户口的儿子只能返回河南老家读高中。

  除了王洋这样把孩子转回老家的家长,还有家长正在进行着教育平权行动。

  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家长自发成立的“教育公平公民联合行动”项目网站上,首页第一段文字是:“2011年3月10日教育部袁贵仁部长表示随迁子女高考正在调研,时间已过295天,支持签名62868个。”

  他们多为白领,高学历随身,出入高档写字楼,能说会写;他们大多富达小康,出入有车。

  但他们却有徘徊于教育部、当地教委、政府信访办门口等痛哭流涕的经历。而他们得到的回复则千篇一律:《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要求,学生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和招生。

  这些家长们联合起来发起了“教育公平公民联合行动”。这个成立于2010年2月,由随迁子女家长组成的志愿者群体,依靠十几个QQ群交流联络。

  从成立之日起,志愿者每个月都会向教育部以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递交呼吁书,此外,他们还邀请专家、人大代表等人士就高考改革问题展开研讨。教育部方面对这些家长,多次表态要解决好随迁子女的高考问题。

  “问题却总是悬在这里。”一位家长表示。

  2010年12月,北京市“两会”前,在与北京人大代表座谈时,一位家长提出:“为什么户籍就一定大于学籍,而不是学籍大于户籍呢?”

  这个思路迅速获得家长们的响应,并最终形成了“高考报名资格依据学籍和父母经常居住地等标准认定”的建议案,并为此开了新闻发布会。

  “建议考虑了现实操作性,第一,‘北京、上海两地,至高中毕业有连续四年以上学籍’,这强调了学籍的连续性,即学生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参加了中考之后,可参加高考。而‘父母经常居住地工作和生活认定’,是为了避免寄读性高考移民的出现。”家长们解释说。

  在这些家长们看来,自己的方案考虑到了地方政府对于高考移民等种种问题的担心,但能否打消其顾虑,他们并不乐观。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