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改革期待实质性进展
2011年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进行深化改革的一年,备受瞩目的南方科技大学的发展、各高校自主招生的改革以及民办高校获得招研资格,都是今年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尽管每项变革都伴有很大的争议,但各高校在招生等方
2011年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进行深化改革的一年,备受瞩目的南方科技大学的发展、各高校自主招生的改革以及民办高校获得招研资格,都是今年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尽管每项变革都伴有很大的争议,但各高校在招生等方面的探索都是十分有益的。同时也有教育专家尖锐指出,虽然今年国内高校进行了一些改革,但从效果来看并没有实质性进展,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仍需要不断深入。
南科大 高校改革举步维艰
南方科技大学可以称为2011年中国最受瞩目的大学。“去行政化”、“自主招生”、“自授学位”、“教授治校”,它承载了人们对于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太多期望,也因此,其一举一动都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论。
从4月份深圳市委组织部发布公告选聘南科大两名正局级副校长,到5月份南科大未获教育部审批的招生资格,到6月份南科大3名港科大教授离职以及1名学生退学,再到7月份南科大召开首次理事会会议,其成员半数为厅局级以上官员。南科大在今年的发展可谓一直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举步维艰。而且它与人们的期望渐行渐远,由此而来的非议也在不断增加。
有学者认为,南科大改革的勇气是值得称赞的,但其目前的发展却不容乐观。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南科大的内部办学质量比如教师配制、课程安排等一直是学生和家长比较关心的。从目前学生的反映来看,南科大的教学水平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从去行政化、自主招生、自授学位等改革措施来看,南科大可谓全线受挫,未来的发展很不乐观。
“我认为南科大要发展需要从两个方面努力。政府要放权,深圳的态度尤其关键,同时南科大内部也要做好体制建设。缺乏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使其发展存在问题。”
自主招生 生源争夺愈演愈烈
2011年也是国内高校面临生源危机的一年。留学热的不断升温、港台招生的逐步放开以及高考人数的减少,使得国内高校的生源争夺战也愈演愈烈,这从去年知名高校自主招生联盟的成立以及今年7月复旦与上海交大的招生“口水战”中可见一斑。
我国开始试点自主招生改革至今已近10年,自主招生也一直被公众寄予打破一考定终身、引导基础教育改革、减轻学生负担的厚望,但是这些年来自主招生似乎并没有按照人们期望的方向发展,其“自主性”并未完全实现,学生仍旧处于被动地位。而且自主招生在一些高校看来已俨然成为抢夺生源的手段,联考呈现出“小高考”的趋势,以致今年12月份复旦与南开宣布退出“北约”。正因如此,国内自主招生改革虽然一直在推进,但批评之声不断。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刘尧表示,自主招生作为落实高校自主办学权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出发点应该是选拔适合高校自身特点的学生,但目前为止高校在这点上还没有完全做到。
刘尧认为,高校首先应该搞清楚自主招生的目的是什么。“我国高校自主招生还处于摸索阶段,不像高考制度已经比较成熟,高校在对自主招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实践探索,在取得较为成熟的经验后,可以和高考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大自主招生比例。”
民办高校招研 打破社会对民办高校的偏见
2011年10月,包括北京城市学院在内的全国5所民办高校通过教育部审批,正式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办高校首次获得研究生教育资格。一些教育专家认为,民办高校获批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民办教育的发展以及推进教育公平均有重要意义,民办高校所具有的体制或许能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应用型研究生培养走出一条新路,从而摆脱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束缚。但是民办高校也将面临国内研究生规模扩大与就业难的挑战,如何在课程建设、培养模式等方面做出特色,需要进行不断探索。(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