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新闻 > 文章正文

替高考出气的奥赛总算被还了清白

时间:2010-11-25 16:15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不出意外的话,席卷基础教育各个年级的奥赛风潮即将终止。教育部等五部门上周联合发布文件,取消奥赛高考(论坛)保送免试特权。在太多由地方主导的奥赛“禁令”之后,在教育界、社会和媒体多年来反复追讨下,这次由中

不出意外的话,席卷基础教育各个年级的奥赛风潮即将终止。教育部等五部门上周联合发布文件,取消奥赛高考(论坛)保送免试特权。在太多由地方主导的奥赛“禁令”之后,在教育界、社会和媒体多年来反复追讨下,这次由中央部门推动的改革,正在被赋予许多期待。

这种期待被不同的声音反复表达:奥赛,这种本该面向少数人的教育标准,这种影响中国庞大学生群体的竞赛制度,理应找到一种更加合理的存在方式。

在过去几十年里,本来被誉为“思维的体操”的奥赛制度,一直以一种严苛的面目横亘在孩子们生活里。他们把大量的课余时间花费在辅导班和题库中,这与制度设立的初衷早已严重偏离。

这个致力于选拔优秀科学人才的奥赛体系,原本应当铺设一条通往科学殿堂的桥梁,如今却扭曲成了一堵厚重的高墙:翻跃过去的学生能够找到进入大学的捷径,但大多数孩子却只能无奈站在墙外,笼罩在墙脚的阴影里。

这阴影让孩子们背负上了与年龄不相称的知识体系,这阴影也让原本富有魅力的科学被蒙上了一层面目可憎的脸孔。是否容易得奖、保送,能否拿到一块用于升学的敲门砖,是学生和家长反复算计的内容。至于对科学兴趣的培养——在这个扭曲的体系中,它几乎被人们完全忘记了。

这阴影还在不断蔓延。当高中生纠缠在解析几何的反复验算中时,初中生在努力给看似简单的图形添上五六条辅助线;小学生在周末的辅导班上学习计算“鸡兔同笼”,甚至,幼儿园里四五岁的小朋友,也在父母关切的目光里大声背诵起了“快乐珠心算”。奥赛制度的影响早已超越了竞赛本身所面向的高中群体,并扩散波及到基础教育的各个年龄层。

针对奥赛体制的丑陋面目,我们曾眼见过几次无疾而终的变革。它们由地方政府发起,并且同样顺应了人们的期待。成都教育局出台过4项措施“封杀”奥数教育;云南省教育厅叫停包括奥赛在内的各种中小学学科竞赛。这些初出之时饱受好评的政令,并没有像它所指向的那样,能够改变扭曲的奥赛制度,改变社会对奥赛的全力关注。那些施行政令的地方,直到今天,也并没有表现出奥赛热降温的迹象。

这制度继续深植社会,并且以一种更加丑陋的姿态悄然存在。从官方的购买教材、报名考试,到民间的辅导、培训,这一制度俨然催生并支撑着一项颇为宏大的产业。它的成本由无数望子成龙的家长甘心支付,它的各个环节潜藏着作弊、透题的不公与黑幕,它的利润由可见或不可见的几个集团获得。这些错综复杂的利益关联,无疑为奥赛制度的变革增加了更多难度。

如今,关切此事的人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让奥赛质变的源头——“高考保送”,宣告结束。

事实上,正是因为奥赛成绩能够换来高招的保送与加分,才催生了全民奥赛的热潮,正是高考指挥棒的力量,正是我们教育对升学的畸形关注,造就了当下严重扭曲的奥赛乱相。

对这种扭曲的奥赛制度进行指责是无可非议的,因此,对新近出台政策的欢迎也变得理所当然。但这些期待并不意味着盲目的乐观。根据这个规定,奥赛奖项仍然能够获得高考加分;而具体到各个城市,中学择校仍然以奥赛成绩为重要考量。只要这样的情形没有改变,奥赛学习就不可避免地只是一块用于升学的跳板,学生、家长对奥赛的追捧,赛制中潜藏的利益黑幕就难以发生根本的扭转。新政所释放的公平信号,也无法得到最终的落实,更不会产生人们所期待的影响。

我们乐见上下一致地对奥赛施以新政,因为孩子们需要摆脱这种扭曲制度的压力,需要喘口气。我们也乐见脱离扭曲的奥赛制度继续存在,它可以不再是升学的敲门砖,而是作为一种单纯的教育模式,顺应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与钻研。

尤为重要的是,部分取消奥赛保送资格的新政,让我们看到了一些改变的可能。它让我们愿意相信,除奥赛之外,其他一些仍然存在并饱受诟病的“保送”体制,也会有消失的一天。它昭示着,尽管步伐不够快,教育部门仍然有意愿调整教育体制的不合理之处。希望这种良性的政策变化是一个起点。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