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新闻 > 文章正文

随迁子女临困局 异地高考等待破冰(图)(2)

时间:2011-12-08 15:15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她认为,不让异地高考有点像以前的“血统论”,户籍就是孩子的血统,“孩子应当凭借实力去竞争,而不是依靠户籍保护,这种保护是极不公平的。因为事实上它保护了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使得他们在骨子里有一种

  她认为,不让异地高考有点像以前的“血统论”,户籍就是孩子的血统,“孩子应当凭借实力去竞争,而不是依靠户籍保护,这种保护是极不公平的。因为事实上它保护了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使得他们在骨子里有一种优越感,认为不用努力学习,考个中不溜也能在北京上大学。”

  但王先生对此却不以为然:“如果要我对异地高考表态的话,我觉得这样反而是不公平。中国人口太多了,如果真放宽高考政策的话,可能有无数人要到北京参加考试,外地学生更能吃苦,某种意义上他们的应试能力也要强于北京的考生,这样的话会有多少北京孩子吃亏?”

  王先生表示:“我们当年到北京来奋斗打拼,不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小孩儿能过上比别人强的生活么?如果政策说改就改,那我们之前的努力不就全部白费了吗?人都是自私的,哪些北京家长愿意这样!相对于异地高考生而言,拥有北京市户口的本地高考生占多数,理所应当要维护多数人的权益。”

  他认为,教育公平问题只能逐渐改进,且不能忽视市民的生活舒适度。“现在北京交通对私家车限号了还这么拥堵,医院人满为患,连生孩子找个医院都困难,况且北京的人口已经超出控制目标,放开的后果是大家都不得安宁”。

  这种争议早已延伸到了网络上。今年3月24日,在“e度教育论坛”上一个网友发帖称:“我代表有北京户口的孩子家长郑重声明——不支持外地孩子在京参加中高考”,这个帖子竟然在这个小众论坛里获得7万多的点击率,有高达127页共计1260条回帖,双方所持观点跟张女士和王先生的差不多。

  相对于非京籍随迁子女家长的积极态度和维权诉求,很多京籍家长虽然对异地高考持反对态度,却几乎无人愿意实名站出来表明态度。记者在论坛上尝试联系采访,但都被拒绝。

  “高考洼地”成拦路虎

  在张女士等人看来,北京市民之所以不愿意放开异地高考,无非是为了保持“高考洼地”效应,在她看来,这是北京推进高考户籍放开最大的难题。“所谓公平,最重要的是机会均等,北京之所以不愿意推进放开户籍就因为洼地效应的存在。谁都知道在北京上大学容易得多,在北京能上一本的分数,在有的省甚至连二本都上不了,有北京户口的人当然不会愿意放开这种特权。”

  据《北京日报》报道,2011年北京本科录取率接近58.2%,比高考大省山东、江苏、广东、湖北等高出10多个百分点,比湖南、安徽等高出20多个百分点。

  很多拥有北京或上海户籍的家长担心,由于高考录取分数线存在省(区、市)际差异,一旦放开高考户籍限制,可能会造成大量人员的流入,出现大量的“高考移民”。

  事实上,支持异地高考的学者也认同这一可能的情况,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熊文钊在10月29日“异地高考民间方案”发布会上就表示,解决异地高考要先解决全国统一高考的问题,从根本上杜绝高考移民。否则,“会有前赴后继的问题到北京来,教育部无法左右,北京市政府不接受,(因为这)会使得人口无法管控,今年解决20万,明年可能会有200万人进到这个城市来”。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认为,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教育资源发达,录取率高,为了保障本地户籍居民的利益,外来居民在这个问题的博弈上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然而,除了“高考洼地”外,即使一些“高考高地”也不愿放宽政策,熊丙奇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比如广东省,记者查阅广东2012年招生报名通知,上面规定凡广东省外户口的考生,一律回户口所在地参加高考,不得在广东借考。

  “因为如果能借考,考生在哪儿录取是个问题,在分省命题制度下,高考分数不好折算,这种异地高考不现实。”熊丙奇说。

  异地高考的门槛设在哪儿

  知名教育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据他了解,教育部已经开始制定方案,以回应异地高考这一民生问题。但他说,由于高考改革涉及诸多重大敏感社会问题,这个方案一定会做得很艰难,考验方案制定者的智慧。(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