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迁子女临困局 异地高考等待破冰(图)(1)
2011年3月24日,北京,20名学生家长就流动人口子女在就读地参加高考问题向教育部递交建议书。 异地高考等待破冰 众多随迁子女面临高考困局 没有北京户籍,成了张女士的心头之痛,尤其是当女儿的高考迫
2011年3月24日,北京,20名学生家长就流动人口子女在就读地参加高考问题向教育部递交建议书。
异地高考等待破冰
众多随迁子女面临高考困局
没有北京户籍,成了张女士的心头之痛,尤其是当女儿的高考迫近时。
每一则关于高考的新闻都让她紧张。前几年,异地高考的呼声一度让她乐观过,但现在看,她女儿是很难赶上这班车了。11月30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出高考报名通知,报名条件中“具有本市正式户口”依然在列。
王先生和张女士同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两人的子女是北京市西城区某中学高二年级的同班同学。但两家所面临的境遇却全然不同。
王先生是博士,2000年作为引进人才获得了北京市户籍,他的儿子晨晨也因此上了北京户口,从浙江宁波老家转来北京上学。
张女士是江苏人,夫妇俩都没有北京户口,女儿丽丽的户口所在地仍是江苏,丽丽从小学5年级开始在北京就读。
虽然在这之前,北京市已经放宽了政策,允许外地户籍的小学生继续升入北京的初中获得义务教育,但是丽丽在北京上初中,还得给学校缴纳两万元的借读费。
在张女士看来,“为了孩子,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但现在她不得不面对丽丽要回江苏参加高考的困境。
在北京,跟张女士一家境遇类似的人群非常庞大。据北京市教委公布的数据,截至2011年秋季开学,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约47.8万人,达历史新高。目前在公办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约33.9万人,占总数的70%。其中,大部分随迁子女面临高考难题。
自2002年以来,北京先后出台了12个关于做好随迁子女教育工作的政策文件,因此也较好地解决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问题,然而,高考仍是最后尚未被攻破的堡垒。
北京的问题也是全国性问题。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31个省(区、市)流动人口达到2.6亿人的新高。新华社报道显示,2009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人数为997.1万名。
截至目前,虽在个别地区有破冰,但全国尚无一地全面彻底放开异地高考。
被户口决定的命运
晨晨的成绩并不理想,以他现在的成绩,估计在北京也就能上个三本院校,他也没什么特长。
但丽丽不一样,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从小学开始就长期担任班干部,能歌善舞,还是学校大小活动的主持,钢琴更是考过了10级。
高考是人生的重要一步,可是一张薄薄的户口卡,却决定了两个孩子参加高考时的命运,也导致了两个家庭教育理念的全然不同。
王先生说,从晨晨上小学起就没给他太大压力,让孩子自由发展是他的原则。“管多了孩子逆反了更不好,反正只要学习成绩还说得过去,在北京能上个本科,毕业以后能将就留在北京工作就行了,我努力工作留在北京其实就是为了让孩子少吃苦受罪”。
但丽丽就不一样了。张女士说,孩子从小就在北京吃了不少苦,由于离家远,从小学开始,孩子每天都要自己一个人骑车近一个小时到学校。“我和她爸爸工作特别忙,没办法接送她,于是就把丽丽一直当男孩子锻炼。”
孩子留在北京读初中不容易,张女士说:“我们找尽了关系,有些学校捧着钱都不收,幸好有朋友认识教育系统的人,但好多学校都不买账,折腾了很久交了借读费才入学。”(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