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迁子女临困局 异地高考等待破冰(图)(1)(2)
让张女士高兴的是,孩子非常要强,也特别争气,学了钢琴和舞蹈,成绩也一直优秀,“这么多年来不容易,眼看就要熬到头了,没想到到头来还是无奈”。 她不是没想过把孩子送到江苏上学,但夫妻双方的亲戚都在农村,条
让张女士高兴的是,孩子非常要强,也特别争气,学了钢琴和舞蹈,成绩也一直优秀,“这么多年来不容易,眼看就要熬到头了,没想到到头来还是无奈”。
她不是没想过把孩子送到江苏上学,但夫妻双方的亲戚都在农村,条件也不好,“做父母的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留在身边,毕竟是女孩子,不放心”。
前几年,北京义务教育放开对外地户籍的限制给了她一些错觉:“我们就很侥幸地认为只要孩子学习成绩确实优秀并且有特长,德智体全面发展,加之我们努力为女儿赚钱做后盾,最后在北京参加高考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没想到又过了好几年,所有限制还是纹丝不动!”
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看似问题不大,但由于目前高考实行分省命题制,江苏的教材和北京大相径庭,“这就意味着丽丽这么多年辛辛苦苦在北京上学,回到江苏还要重新适应,这个转换的时间和精力是孩子难以承受的。如果丽丽能在北京参加高考的话,以她这样的成绩考进一本大学是完全不成问题的,现在如果回江苏考试,她很可能只能上一个三本学校甚至是专科,这多么不公平!只是因为户籍制度,她之前的努力全白费了,甚至因为这样的高考,她的人生可能就被毁了!”
一位家长指出了像丽丽这样的孩子的三种出路:“在高考户籍限制下,我们这些孩子的未来是什么?一种是被出国,一种是被留守,还有一种是提前辍学。”
异地高考的民间努力
从2005年起就有家长开始进行努力,一些家长走上北京街头,发放传单,向市民征集签名,寻求对“随迁子女就地高考”的支持。他们甚至还建立了“我要高考”网站,作为维权的平台。该网站显示,截至12月6日,他们已经获得5.8万余名市民的签名支持。
他们也向北京市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部递交呼吁书,截至目前,他们已经连续10多次向教育部递交呼吁书和建议书。
2011年10月29日下午,部分家长甚至还组织召开了一个发布会,公布了20多位随迁子女家长共同起草的《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方案》。方案建议,应“取消高考户籍限制”,不再把户籍作为高考报名的限制条件,高考报名资格依据学籍和父母经常居住地等标准认定。
这个被媒体称为“异地高考民间方案”的发布会,也得到了来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等多名专家学者的支持。
而就在此前的10月26日,北京大学教授张千帆、中国法学会教授郭道晖、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何海波等15人联名向总理上书,建议立即废止教育部关于高考户籍限制的规定,将高考报名条件改为考生的学籍所在地,并实行全国统一高考,同时呼吁取消大学招生的地域歧视。
这两个事件,被视为呼吁异地高考的里程碑式的事件。
京籍家长与非京籍家长的论争
张女士当然非常支持对异地高考的呼吁,“我们不是一直在强调要公平正义吗,这就是社会中最简单的公平问题。”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