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项目实战成就学生职业能力(2)
据任老师介绍,项目设计的前提是在了解行业需求的前提下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学生要具备哪些核心能力。在明确这些核心能力之后,就要进行能够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项目设计。“软件工程(软件与服务外包方向)的
据任老师介绍,项目设计的前提是在了解行业需求的前提下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学生要具备哪些核心能力。在明确这些核心能力之后,就要进行能够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项目设计。“软件工程(软件与服务外包方向)的项目设计要求必须涵盖一名本科毕业的软件工程师所应该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这要求设计的项目所应用的技术为行业的主流技术,并且要具备很好的完整性,让学生真正体验一名软件工程师开发一个软件系统的全部流程。”为此,专业团队的老师经过多次研讨和头脑风暴,最终将一级项目确定为一个咖啡企业的整套软件系统,这套系统将涵盖咖啡供应链的所有环节,这包括:大一让学生开发咖啡贩卖机的软件系统,大二让学生开发客户机与服务器的联网系统,大三让学生开发在线销售系统。大四的压顶石项目则将前三个项目进行整合、修改、升级,对前三年的知识能力回顾梳理和升华,使之成为一个完善的可以投入实际应用的系统。这个过程几乎涵盖了一个标准软件项目所有的技术、流程和功能实现。”
传统的教学课程与课程之间相对独立,学生在大一入学时对自己未来四年的学习并没有全面的了解和规划。TOPCARES-CDIO一体化人才培养,让学生在大一便清楚知道自己四年的学习目标是什么,需要学到哪些知识和能力,四年后自己会成为行业中的什么角色。
大一学生一入学,专业团队的老师会通过“项目导引”让学生了解经过大学四年我会具备怎样的能力,让学生了解经过大学学习我就有能力开发一整套咖啡供应链的应用系统。“就如同在学生穿越一片原始森林之前,我会先带着学生坐着飞机先飞过那片森林,让他们看到这片森林的风景,激发学生的热情,随后的四年,学生将一步一步地去探索、寻觅自己的路径,最终成功的穿越。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真正让学生的大学学习从被动到主动,在项目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提升,体会学习的乐趣。”
而这种转变在嵌入式系统工程系也同样明显。杨影老师是嵌入式系统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方向模拟电路课程的授课教师,作为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由于课理论性强、知识难度大,因此一直存在授课效果不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情况。TOPCARES-CDIO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以来,专业团队的老师设计了贯穿整门课程知识点的三级项目——放大器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的传统授课方式主要是以理论为主。改革后,我们先用12周时间完成理论授课和实验,留出4周时间给学生做项目。课堂一扫沉闷气氛,学生都喜欢上这门课。”杨影老师介绍说。
从“教师”到“教练”让学生超越老师
项目的设计方案已经成型,而项目实践的组织工作又是一个问题。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项目实践?怎样调动学生的兴趣?如何使项目的实践与企业真实的工作相吻合,发挥项目的最大效用?为此,嵌入式系统工程系对项目实践组织进行了精心设计。将学生分成团队,并选出每个团队的Leader负责整个团队的项目实施。老师先将业界普遍通用的模板和流程予以展示,每个团队要分工协作,利用课上和课下的时间共同完成放大器的前期构思、设计、采购元件、制作焊接、测试等全部项目流程。和企业的员工一样,学生项目完成后,还要撰写项目总结报告。
“以前上这门课很多学生昏昏欲睡,现在大大不同了,学生热情高涨,全都忙起来了,很多理论课没讲的知识学生都通过主动的自学完成了。让我们更觉得欣慰的是一些团队还提交了两套不同类别的成果物,大大出乎老师们的预期,由此可见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已经得到充分激发。”谈到这里,杨影老师的脸上浮现出笑容。“教改实施前我们老师心里都没底,现在学生的表现给我吃了颗定心丸,我们对下一轮项目的实施很有信心。”
任长宁老师则从教师到教练的角色转变让我们理解了教学过程的巨大变化:“其实,教改前我们也带学生做项目,大家在老师统一的模板下做,老师教,学生做,学生做出的项目几乎都是一样的,学生做的项目水平也不会超过老师。现在不同了,老师只是告诉学生怎样学,而不是事无巨细地教授,老师更像是一名“教练”,告诉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可以发挥潜能,自己去设计和发挥,所有学生的作品都是完全不同的,很多学生完成的项目甚至比老师的还要好。等学生毕业的时候,他们就像数字艺术专业的学生一样会有自己的项目作品集,这无疑成为日后求职就业最有份量的筹码。”(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