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生培养质量存“两大硬伤” 使命如何担当?(2)
座谈中,国防生你一言我一语:我们学校没有400米障碍场,在校时就没练过;我们有的训练课目是一考管四年;组织体能考核的都是本校选培办干部,要求很宽松 军事训练不规范、不系统,考核标准不统一,导致国防生军事基
座谈中,国防生你一言我一语:我们学校没有400米障碍场,在校时就没练过;我们有的训练课目是一考管四年;组织体能考核的都是本校选培办干部,要求很宽松
军事训练不规范、不系统,考核标准不统一,导致国防生军事基础薄弱,难以胜任第一任职。
一番调查,国防生培养这条高铁跑不快,原因在于配套设施不完善。
●套用一句电影台词:人生不能像炒菜,把所有的料都准备好了才下锅。国防生培养同样如此,制度的缺失不应成为发展的阻碍。他们积极探索新路
华东模式,吹响资源整合集结号
套用一句电影台词:人生不能像炒菜,把所有的料都准备好了才下锅。国防生培养同样如此,制度的缺失不应成为发展的阻碍。
面对重重困难,一些签约高校主动出击:针对缺教材、教员,南京邮电大学和驻地多所军校进行共建,引进军校教材、请来军校教员;缺训练设施,华东交通大学依托南昌陆军学院、省军区教导队,系统组织国防生暑期军事训练
然而,凭签约高校的单打独斗,国防生培养的春天依旧很远。
思路清则方法明。《军地协作选拔培养国防生工作实施意见》等10多份文件相继出台。在资源整合集结号推动下,国防生军政素质培育协作区悄然成形:
军地联合,建立区域性军事训练网络。聘请军队院校和训练机构教员担任兼职教师,建立由军队院校主要承担军事教学的培养路子。每年暑假,军区内11所签约高校
的大一、大二年级国防生都要奔赴南昌陆军学院和所在省军区的教导大队,接受军事技能培训,打牢军人素质基础。
打造名师课堂,形成巡回教学网络。他们从11所高校遴选建立百名教育训练专家师资库,每人一堂精品课,实施巡回教学;聘请国内30名军地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每月1期国防大讲坛,就重大政治理论、高新尖军事科技等热点问题进行解析。
构建四支导师队伍,形成思想工作网络。一是由5名老红军、12名老英模、36名老院士组成的三老队伍,当好革命理想播火者;二是由全国道德模范、爱军精武标兵等组成的15名时代典型队伍,当好人生关口引路人;三是由辅导员、驻校选培办干部等组成的管理帮带队伍,当好成长成才设计师;四是由国防生家长亲友组成的亲情队伍,当好坚定志向的加油站。
建立百个基地,形成教育训练网络。他们依托浦东新区、小岗村等建立22个改革开放教育基地;依托一大会址、南昌起义纪念馆等建立56个红色传统教育基地;依托硬骨头六连、朱德警卫团、临汾旅等具有光荣传统和丰富军事斗争准备实践经验的作战部队,建立了25个国防生见习锻炼基地。
拓展第二课堂,形成社会实践网络。担任奥运会、世博会志愿者,参与西部支教,873名国防生成为老百姓心中的名片;参加汶川抗震救灾、抗击特大冰冻灾害等,2230名国防生成为救灾一线的急先锋。
五大网络让原本单打独斗的培育资源聚为一体,形成了集团优势。一位高校领导如此评价这种培育国防生的创新模式。
1[2]下一页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