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高考考试说明出炉 9科名师解析考试变化
时间:2010-01-20 22:44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次
昨天,省教育考试院正式公布2008年高考(Q吧)各科《考试说明》,由于08年高考采用新的模式,各科目到底怎么考,有哪些变化,非常引人关注
昨天,省教育考试院正式公布2008年高考(Q吧)各科《考试说明》,由于08年高考采用新的模式,各科目到底怎么考,有哪些变化,非常引人关注。记者昨天约请了南京
金陵中学9位名师,对《考试说明》中9门科目出现的变化进行权威分析,并且提供了备考建议。
[语文]写作增10分,阅读多了“探究” 金陵中学王奎礼(高级教师、语文组副组长)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2008年高考《考试说明》中,语文学科的变动较大。这不仅体现在文字表述上的多处调整,也不仅表现在增加了一部分,独立出“考试能力要求”,更在于现代文阅读、名句名篇填空和作文分值加大,且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多了“探究能力”。 关注变化:1、首先是试卷整体上由原来的150分增加到160分,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连同加试内容共200分。其次是现代文阅读分值加大,由过去的8题34分,改为8题38分。再次是名句名篇填空由5分增加到8分。还有就是作文一下子增加了10分,变成70分。另外,语言文字运用由6题24分改成5题18分。 2、现代文阅读部分的变动最值得关注的还是增加了“探究能力”的考查。《考试说明》中把“探究能力”界定为“指探究疑难问题,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属于F层级。这在以往任何一年都是没有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谈到“探究”时,《考试说明》中一共提出了3点具体要求:“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要求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2、探究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探究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探究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考生必须特别注意强化训练。 备考建议:1、接到《考试说明》后,老师和学生都应仔细研读,逐条对照,特别是要研究《考试说明》细化的要求,以便吃透《考试说明》的精神实质,进而对复习策略作相应的调整。 2、要加强现代文阅读训练,特别要加强实用文体的阅读和阅读中探究能力的训练。 3、要加强写作的过关训练。能写出切合题意,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语言流畅的记叙文和议论文。作文不要猜题,更不要单打一,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三种题型都要写,且不能有侥幸心理。 4、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对加试部分考查内容也应作适当的准备和强化训练。规定的名著篇目要适当地涉猎,并通过适量的训练以熟悉加试部分的内容。 5、就是要尽早背诵《考试说明》规定背诵的名篇,重视课内名篇名句的默写,确保课内填空能拿满分。
[数学]告别选择题,明确数据处理能力要求 金陵中学高级教师陶兆龙(省高中数学新课标研究小组成员) 2008高考江苏卷(数学)从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及要求到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命题指导思想方面的主要变化是新的考试说明明确提出了对数据处理能力的要求,即能够运用基本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对数据处理能力的明确要求,会使统计知识与方法的考查得到加强。 关注变化:1、考试题型的重大改变。考试说明明确指出,2008年高考江苏数学卷的必做题部分(文、理都做)只由填空题与解答题两种题型组成,其中填空题14小题,约占70分;解答题6小题,约占70分,这表明明年高考数学试卷中将不再出现选择题。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