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2010年高考作文 > 文章正文

叶匡政:高考作文缺"明显代言"社会话题

时间:2011-02-11 15:46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作家叶匡政(资料图片)本文系新华网与腾讯网联合采编的特稿,其他任何网站不得转载,版权所有,违者必究。注:本文观点系嘉宾个人看法,与本网观点和立场无关。名家连线:作家叶匡政谈2010年高考作文看了今年高考题

叶匡政:今年高考社会类话题的作文太欠缺

作家叶匡政(资料图片)

本文系新华网与腾讯网联合采编的特稿,其他任何网站不得转载,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注:本文观点系嘉宾个人看法,与本网观点和立场无关。

名家连线:作家叶匡政谈2010年高考作文

看了今年高考题,我认为比较好的题目有三个:全国卷I的《有鱼吃还捉老鼠?》、上海的根据丹麦人钓鱼材料作文、浙江的《角色转换之间》。前面两题给的材料很具象,也适合学生引申发挥。浙江题谈的是与父辈的文化反哺,相信在这个网络时代,孩子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

我判断作文题的好坏,标准很简单,一个是能否引起学生的真情实感;其次它的视角是不是适合学生发挥;三因有时间控制,是不是容易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找到与自己有关的索材;四,容不容易导致套作现象。

其他的,像江苏《绿色生活》、广东《与你为邻》、重庆《难题》、四川《点与人生》、海南《参与》、湖北《幻想》、辽宁《幸福》、湖南《早》,我觉得难度都挺大的。我觉得这些题目或者老套,或者大而空。除非学生恰好做过相关的作文准备,否则在短时间,以800字的篇幅写好这篇文章,我个人认为不容易,也很难写出真情实感。这类题目在命题时,已经显示了不公平,因为对那些恰好作过准备的人来说,这类题目是很容易凭记忆套作的。

我认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整体上要比去年差很多。去年既有明星代言、 圆明园兽首拍卖一类的社会话题,也有一些与常识非常贴近的题目。今年好像社会类话题的作文一篇也没有了。每年的高考作文题,会对下一年的中学语文教育有导向作用,我觉得还是应当用作文的方式,引发年轻人对现实和社会的思考,增强年轻人对社会的批判意识和理性思考。多一些社会性话题的题目,不仅能培养年轻人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参与和管理社会事务的意识和能力,也有助于年轻人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文字整理:李雪芹)

叶匡政简介

叶匡政,诗人,学者,文化批评家。主要关注儒家现代性、现当代史的常识重建。著有诗集《城市书》长诗《571工程纪要样本》等,编有《孙中山在说》《日本格调》《大往事》等书,主编过华语新经典文库非主流文学典藏独立文学典藏独立学术典藏独立史料典藏国学典藏等多套丛书。为《南方周末》《南都周刊》《新京报》等多家报刊专栏作家。

叶匡政作品欣赏

叶匡政:文学死了!一个互动的文本时代来了!

文学死了!憋在很多人心里的这句话,终于可以说出来了。有一些人不会答应,正是他们构成了今天的文学利益集团。他们也许是诗人、作家,也许是文学教授、批评家、文学编辑,或者就是那些依然怀有梦想的文学爱好者。但无论他们是否答应,文学,这只旧时代的恐龙,这个曾经傲视其他文字的庞然大物,它已经死了,它的躯体正在腐烂。

文学死了!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在文字写就的文本中,我们曾经认为文学是其中最艺术、最经典的形态,这一观点寿终正寝了。没有了文学等级,没有了文学体裁,没有了诗人、作家的身份意识,没有了文学史文学就像1919年以后的文言文和古体诗,就像我们今天的邮票,它似乎还活在一些人中间,但已丧失了任何存在的意义。文学,它是我们对一个旧时代的记忆,它是一只古董,我们要把它供奉在博物馆的红丝绒上供人瞻仰。文学,不再有现在,也不再有将来。

文学死了!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我们每个人都重新获得了创造自己文本的权利!我们不再允许任何人把我们的文本,放在那个虚伪的、僵死的文学秩序中去角逐。在我们的观念中,一份生动的语文老师的教案、一段鲜活的网络聊天记录、一篇有关婚姻问题的博客短文与回贴、一个情真意切的手机短信等等,任何形式的文字文本都与所谓的文学有着同样的地位。它们一样可以成为经典,它们将构成文字在未来的新秩序。我们眼中,只有真的文本和假的文本,只有好的文本和坏的文本,只有可以阅读的文本和无法卒读的文本,不再存在所谓的文学标准与非文学标准,一切文本都来到了同一个起点。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与发现文本在未来世界的崭新样式。(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