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无奈(已点评)
(批改颜色说明:红色代表错别字,绿色代表病句,蓝色代表精彩语句或段落)“60年代拼死拼活,70年代力求发展,80年代张扬个性,90年代集
(批改颜色说明:红色代表错别字,绿色代表病句,蓝色代表精彩语句或段落) “60年代拼死拼活,70年代力求发展,80年代张扬个性,90年代集体垮台。”
——题记
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我们被老一代们看不惯,甚至还遭到了80后的批判。哲学上说: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从本质上讲一切意识都是社会意识。也就是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社会选择的结果,都是社会进步的产物。
就先说说那些所谓的“非主流”吧,并不是所有的90后的孩子都崇尚他们,并不是每个人都穿着低腰裤、短装......可是仍旧有很多人用“非主流”概括我们90后。换而言之,“非主流”之所以可以在这个社会中存在,也就证明它是符合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而且必定有不同年龄段的人追求才会导致大街小巷的“非主流”泛滥。
父母说我们喜欢攀比,喜欢穿名牌,喜欢去所有的娱乐场所进行娱乐。不,这些都是片面的,不止我们喜欢攀比,你们不也一样吗?每当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你们总会说:“**比你考得好,你怎么不向他学习?”难道这不算攀比吗?又或者,倘若我们都穿着打补丁的衣裤,背着有毛主席勋章的军绿色挎包出现在你们眼前的时候,我想你们又该考虑这个社会到底是在进步还是在后退。
从我们出生到现在,社会的舆论一直与我们有关,我们被称为没有爱心,没有责任心,甚至连孝心都没有的一代人,从来没有人用褒义词形容我们。当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们利用各种手段捐钱;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周围的朋友会陪我们一起度过;当父母不顺心或生病的时候,我们又是怎么的心急,多么想为他们分担......这些被硬塞给我们的贬义词,我们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出生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的玩物会越来越多,我们可以方便的的得到世界各地的信息,从古至今的名著,各式各样的游戏......我们也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零花钱,得到自己喜欢的衣物......可是这些物质上的东西并不是我们想要得到的,我们只是缺少关爱,缺少知心朋友,缺少宽容,父母和我们有代沟,80后的哥哥姐姐们嫌我们年纪小,我们缺少可以交心的人,我们只有网友,只能在键盘上书写着我们的遭遇。我们缺少真正属于自己的玩物,老一辈的人们总诉说着“发儿小”“咱们院”......这些我们听上去是多么的刺耳,我们何曾拥有?我们只能在那些所谓的娱乐场所唱歌、吃饭,仅此而已,可是很多人并不认为如此,他们只认为是我们的物质欲在作怪,其实并不是,我们只是需要精神上的寄托个心理上的安慰。
90后的我们朝气蓬勃,90后的我们大脑灵活,90后的我们懂得关爱,90后的我们依旧对未来憧憬和退缩。
作文点评:文章很真诚地探讨了90后独特的个性特征,并且就一些不利的社会舆论提出自己的意见,理由比较充分,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但是有些地方用语太过绝对,比如“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社会选择的结果,都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从来没有人用褒义词形容我们”,即使是社会的产物,也不一定能保证全部都是对的,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90后的孩子们应该更懂得扬弃。另外,探讨“非主流”一段有些让人不知所云。 点评人:wangyuanyuan1得分:42分点评时间:2009/9/29 16:35:04(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