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语文复习 > 高考作文技巧 > 文章正文

高考语文话题作文“五段法”(5)

时间:2010-12-20 09:25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6)直入正题法,即直接进入文章主体部分,不在开头进行过多的纠缠。如下文: [例文六] 那些风雨,那些人生 山西一考生 一日风雨大作,隐约中,传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听此声,就便深

  (6)直入正题法,即直接进入文章主体部分,不在开头进行过多的纠缠。如下文:

  [例文六]

  那些风雨,那些人生

  山西一考生

  一日风雨大作,隐约中,传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听此声,就便深知身在盛唐,是诗仙李白的佳句。循声望去,却见诗人独自饮酒,月下独酌,不免吟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暗自伤感,本是一腔爱国热情,却因遭贬而壮志难酬;看不惯当朝者花前月下的嬉戏而独自离去,放鹿青崖,一声蜀道难,一杯将进酒,回望盛唐,人们看到仙人离去的脚步。意外吗?是的,高官厚禄有几人放得下,钱权名利有几人视为过眼云烟?不,不意外,

  青莲居士自有他的人格尊严,他的道德标准,他放弃这一切,却留下了百年后的盛名……

  二日风雨大作,恍惚中,传来……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唉,早已无当年的意气;早已唱不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早已没有那样的豪气与洒脱。意外吗?是的,花木兰替父从军,穆桂英挂帅出征不都是女儿身吗?为何这易安却黄花独立舟头了?不,不意外,她遭受苦难,将所有的怨愁铺于纸上,夫君的失踪,当朝者的无能,磨去了她往日的锐气,将所有的一切化作字符,化作黄花,化作眼泪,凄凄惨惨……

  三日风雨大作,朦胧中,传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剑指长空,辛弃疾策马而来,那是怎样的威风,怎样的气魄!那人有着怎样的豪迈,怎样的热情!但是,当他牵过马,他却一声长叹:马已老了。意外吗?是的,他是战场上的英雄,是吹角连营的将士,是要斩尽匈奴,抗击金人!不,不意外,因为一次次的请战无效磨钝了他的剑,一遍遍的无功而返劳累了他的马。他笑他自己白发已生,只有将一腔的热情挥于纸上,警醒后人……

  风雨过后,阳光普照……

  他们的人生抉择出人意料,本是壮志凌云,却落得对酒当歌的愁绪。而一切全在情理之中,失意,焦虑,埋没,归隐。也许他们不愿意借酒浇愁,而是“风雨”所迫!

  风雨,他们经历过风风雨雨,潮起潮落。

  人生,他们的人生有着不同的抉择。

  这一切都在意料之外,这一切全在情理之中……那些风雨……那些人生……

  2、 结尾

  文章结尾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就“五段式”而言,一般可采用总结法进行收束,即对

  那三句画龙点睛的话进行概括升华即可。当然我们为了强有力下豹尾,还可以进行一些加工,我们可以参看例文,寻找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捷径。这里仅就上面几篇文章做以作说明:例文一以联系实际,回归生活的方式收尾;例文二以号召式的方式结束;例文三、四则采用比喻、类比的方式为文章再次着色;例文五、六则采用造境和留白法,使文章留有余味。

  在此仅就“五段法”作文的开头与结尾的方式做了一些概括的介绍,方法是灵活的,我们可以不爱此限制,但是,我们无论如何要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选择地对一种方式练习精熟,这对备考是非常重要的。

  三、“五段法作文”的主体

  “五段法”作文的主体由“三个角度”和“三句画龙点睛”的话组成。这三个角度是对话题的具体展开,这三句话是对这三个角度的精练概括。

  1、角度的切分

  找准三个角度,总结出这三句话,是“五段法”作文成功的关键,只要能找到这三个角度,我们的思路就会豁然贯通,成文则不难矣。

  下面看上面例文的角度是如何切分和总结的:

  例文一《人贵有自知之明》:人要知道自己的价值;人要自知自己的才能;人要自知自己的责任。

  例文二《架起沟通的桥梁》:俞伯牙钟子期以真心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成就了知音佳话;齐威王与邹忌用诚心和虚心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成就了齐国的强盛;海伦凯勒和她的老师之间用爱心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