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全程导练:记叙类文章的选材及范文阅读
如果说立意是一篇文章的灵魂,那么,材料便是文章的血肉。 考场作文,在完成了审题和立意这一步骤之后,接下来就是确定选材的问题,
如果说立意是一篇文章的灵魂,那么,材料便是文章的血肉。
考场作文,在完成了审题和立意这一步骤之后,接下来就是确定选材的问题,也就是写什么的问题,即文章的内容。材料选得好,文章就成功了一半。
凡可用于文章写作的客观事物和事理。统称为材料。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因为材料是形成观点或主题的基础,没有材料,就等于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观点再新颖、正确,也会因空洞无物而使人印象不深。材料是表现观点或主题的支柱,动笔之前,观点靠材料形成;动笔之际,观点靠材料表现。没有适当的足够份量的材料支撑,观点就无法树立,即使树立了也不牢固。正如马卡连柯说:只有正确地解决了材料的问题,才谈得到写作技巧的问题。因此,积累材料,要舍得力气,多下功夫。
材料从哪里来?关键在于积累。积累的主要途径有:一、课本上的事例和事理。要经常温故知新,归纳整理。不要抱着金碗讨饭。二、留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注意思考和提炼。这些事例由于是亲历的,往往能写出动人的文章来。三、老师平常讲课、谈话所引事例,同学之间的交谈和作文,有不少是值得借鉴的材料,做有心人,善于收集。四、要广泛的阅读,阅读不仅可以借鉴前人的写法,还可以使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单从获得写作材料的角度讲,由于书面材料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它可以比观察获得更广泛更丰富的材料。
就一个作文题来说,可能有很多材料都能够表现这篇文章的主题,但是在进行写作时,把所有的材料一股脑儿全塞到文章里,往往不太适当,使得过多的材料淹没主题,就会造成文章繁复杂乱的毛病。因此,然而有了各种材料以后,还要面临如何选材的问题。
写文章是要讲究选材的,鲁迅先生说:选材要严。
选材的标准:以最能表现主题或中心为准则。对材料的取舍,一个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其能否表现主题或中心,如果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再生动的材料也要舍弃。
选材的原则:一、选材要真实可靠。就是说选择的材料应是实实在在的真事,要坚持从生活实际出发,选取自己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意义的材料。只有真实的材料才能被读者接受和认可,才能使文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二、选材要典型深刻。就是要选取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最能打动人心的、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材料。在选材时,要从可以表现中心思想的大量材料中进行选择和提炼,力争做到少而精,材料要去粗取精,以一当十、以质取胜,而不是以多求胜。三、选材要新颖生动。就是说选择的材料要新颖生动,不落俗套,要反映具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风貌,要能代表时代精神。做到别人说过的话,我不原样地说;别人用过的材料,我不照搬来用。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使人耳目一新,赏心悦目,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四、选材要符合文体。一般说,记叙文应多选取具体形象、感染力较强的材料;议论文应多选取概括性的,具有逻辑说服力的材料;说明文应多选取有助于揭示对象特征的材料;抒情性文章应多选取足以触发感情的材料。
一篇文章的优劣与材料的选择关系甚大。精当的选材能使文章寓意深刻,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反之,则使文章过于肤浅,令人索然无味。在选材时,我们要首选打动自己的材料,只有先打动自己,然后才能打动他人,这样的材料行之以文,感情真挚,得分一定会高。凡是考场上的高分作文,首先得力于选材的成功。所以说,选好了材料,文章就成功了一半。
第一节 披沙拣金细中显情记叙类文章的选材
知识导学
选好材,对记叙类文章来说,是作文走向成功的基石。
一、披沙拣金切合题意
任何一篇优秀的文章都必须要有明确的中心,它包含中心正确、深刻、鲜明、集中等。作文时,我们要牢固树立观点的统帅地位,真正使观点成为主宰全篇的灵魂,所有的材料都必须围绕中心展开。要表现一篇文章的中心,有多种方式可表那就看哪种最适合,这就是所谓的选取的材料不仅是要真实可靠的,还具有代表性。如果所选的材料即使再精美,与文章中心不密切,也要忍痛割爱,弃之如鄙履,要毫不可惜;如果所选取的材料是偶然的、片面的、非本质的。这样的材料就不具有代表性,也应该去掉。在选用材料的过程中,我们要大胆摒弃那些似是而非、牵强附会、不痛不痒的材料,尽可能地选择那些可以以一当十的材料。(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