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语文复习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 > 文章正文

现代文阅读考点剖析与窍门点击19

时间:2009-11-02 11:26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对《报秋》可以如此提要、概要:  第一部分:猛见玉簪花现,顿觉时光飞逝。  第二部分颂扬了玉簪花精神。  第㈡自然段:玉簪花,生活上向

  对《报秋》可以如此提要、概要:

  第一部分:猛见玉簪花现,顿觉时光飞逝。

  第二部分颂扬了玉簪花精神。

  第㈡自然段:玉簪花,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

  第㈢自然段:死不了都活不成。

  第㈣自然段:玉簪花蓬勃生长。

  第㈤自然段:玉簪花香警醒人们秋来了。

  第三部分是主要意思是:时光飞逝,应抓紧时间,领取生活。

  第㈥自然段:收获季节,我两手空空。

  第㈦自然段:兄长寄来西江月。

  第㈧自然段:心中领取,便得逍遥。

  第㈨自然段:领取四季,领取生活。

  全文托物言志,借玉簪花谈人生感悟:年华飞逝,应象玉簪花一般,抓紧时间,领取生活。

  扫读时,开始求得法,逐渐加快速度,慢慢就会变得准确熟练。

  通过扫读,应尽可能从总体上把握文章,把握文章的层次、思路、结构、要点,为对读与解题作准备。

  二、对读

  1.何谓对读

  完成扫读任务后,已对文本的大意有了了解,接着应进行对读。所谓对读,是指将题目(含题干与选项)与文本、选项与选项进行对照性的阅读,从而准确地解答习题。

  2.对读的方法

  ⑴注意解题指向

  对读时,应将题目与文本进行对照,那么,首先就应正确把握解题指向。例如,就《报秋》一文设置的第一题: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譬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1)作者为什么吃惊?(不超过8个字)

  (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

  第(1)问是作者为什么吃惊,重在回答为什么。第(2)问要求回答作者为什么怅然,同样要求紧扣为什么回答,又特别强调联系全文。不了解解题的指向,将题目与文本进行对照性阅读时,就会方向不明。此题的答案是:(1)没几天便是立秋(2)收获季节却两手空空。

  ⑵锁定相关语区

  弄清了解题的指向后,就应根据解题的需求,结合扫读所得,锁定相关的阅读语区。例如,上文的第二题:

  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不超过12个字)

  根据题干与扫读所得,解题时应将题目与文本的第三、四自然段对照起来阅读。因为写太阳花别名死不了都活不成(见第三自然段)为了衬托玉簪花生命力强(见第四自然段)。

  ⑶细心进行对照

  无论将题目与文本进行对照,还是将选项与选项对照,都应倍加小心,万万不可马虎从事。请看上文的第四题: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3分)()

  A.玉簪花的芳香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可以提醒人们秋的到来,让人减少一些惰性。

  B.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赞美那种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玉簪花精神。

  C.作者对领取而今现在一句的吟哦让人体味到一种悠然自得、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

  D.领取-自己那一份,是劝慰人们要及时把握自己应得的那一份,而不要有非分之想。

  E.作者借助比较的手法,巧妙地写出了玉簪花所散发出的与其他几种花不同的芳香。

  F.作者把玉簪花的绿叶描写为绿波,使人联想到生活的长河,有广阔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时间感。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E

  此文的写法是托物言志,那么,B项似乎极有道理。但,仔细将选项与文本、将选项与扫读所得进行对照,可知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玉簪花精神只是第㈡自然段的内容,而本文的主旨是珍惜时间,领取生活。由此可知,B项错。F项,把叶子比喻为绿波是文中有的,但不是描写的重点,重点应是绿波上的白帆,而F项却夸大其辞,由此联想到生活的长河广阔的空间感深邃的时间感,延伸太虚夸。

  解答科技文与社科文阅读试题时,对读时也应注意去伪存真,排除干扰项。(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