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语文复习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 > 文章正文

现代文阅读考点剖析与窍门点击5

时间:2009-11-02 11:26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三、筛选的要诀  筛选能力,指能够从阅读材料中选择出重要信息的能力。平常阅读,往往择要筛选材料所传输的信息。高考在解答选择题

  三、筛选的要诀

  筛选能力,指能够从阅读材料中选择出重要信息的能力。平常阅读,往往择要筛选材料所传输的信息。高考在解答选择题时,则依据题干的要求,判断命题者所列的从文中筛选出的信息选项的正误。

  筛选信息,特别要注意筛选的依据。筛选的依据主要是筛选的目的和阅读的文本。

  1.筛选的目的。

  筛选的目的主要在题干中体现出来。例如,1999年全国高考题第18题的题干为按照传统的看法,下列对动物冬眠时心脏工作原理的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这就规定了筛选的目的。为了准确地把握筛选的目的,对于题干,要注意推敲,切不可马虎从事。此题干中有三个要点:①对动物冬眠时心脏工作原理的解说,尤其是原理;②按照传统的看法;③符合文意。

  2.阅读的文本。

  ⑴依据题意,框定文本。

  筛选信息时,要仔细推敲题目,准确把握题意,大体框定相关的阅读语区。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这是筛选的关键。有时可以找到几处原文,但只有一处是符合要求的;有时筛选出的几处原文又可以互相补充。要仔细分析比较。

  ⑵对照文本,确定选项。

  去伪存真,排除干扰项。所谓伪,或无中生有,或故意疏漏,或歪曲事实,或张冠李戴。试题可能会有意设置一些伪项,即干扰项。这就要求考生在筛选信息的基础上,采取对比、辨异等方法,把信息辨别、区分开来,即去伪存真,提炼出所需信息。

  3、高考题中干扰项的造假形式主要有:

  A.偷换概念。也叫偷梁换柱,这种方式与张冠李戴有着一定的联系,但区别是明显的。它表面上并没有将两个对象或概念进行调换,但暗中却将二者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或调换、或混淆等处理。

  B.因果倒置。或强加因果有时命题人从原文中截取两句看似有因果关系的信息句,通过技术处理巧妙地合在一起,选择项由已知结果所推断的原因或由原因所推出的结论是错误的,有悖逻辑。

  C.颠倒主次。也称轻重错位,即该重点突出的却变成了轻描淡写,本是非常次要的东西却占据了主导地位。如对概念的理解,常将一些属于大众化的共性的东西变成了概念的本质属性。

  D.改变范围。夸大其词,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命题技巧,它往往表现为故意夸大某方面的内容,如对优点、作用、前景等的评价。故意缩小,这是与第一种方式相对而言的,即人为地对某些内容故意往小处说

  E.改换性质。也叫张冠李戴,顾名思义,这种方式就是将本属于甲事物的特性、用途等移植到乙事物身上,让考生形成一种错觉,从而出错。

  F、胡编乱造。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推断和想象一类题中,故意不顾文中信息的实际,借推断和想象之名胡乱编造一些若有若无的信息,以此干扰考生答题。

  G、以偏概全式。或断章取义有时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故意脱离全篇内容,断章取义,架空分析,以此来检测考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H、答非所问,或为原文未谈及的问题。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