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语文复习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 > 文章正文

《庄子》全译(原文注释译文)53

时间:2009-11-02 11:24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马蹄  【原文】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①,翘足而陆②,此马之真性也。虽有義台路寝③,无所用之。及至伯乐④,曰:我善治

  马蹄

  【原文】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①,翘足而陆②,此马之真性也。虽有義台路寝③,无所用之。及至伯乐④,曰:我善治马。烧之⑤,剔之⑥,刻之⑦,雒之⑧,连之以羁⑨,编之以皁栈⑩,马之死者十二三矣(11)。饥之,渴之,驰之(12),骤之,整之(13),齐之,前有橛饰之患(14),而后有鞭之威(15),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陶者曰:我善治埴(16),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鉤,直者应绳。夫埴木之性,岂欲中规矩鉤绳哉?然且世世称之曰伯乐善治马而陶、匠善治埴、木(17),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

  【注释】

  ①龁(h):咬嚼。

  ②翘(qio):扬起。陆:通作踛(l),跳跃。

  ③義():通峨,義台即高台。路:大,正;寝:居室。

  ④伯乐:姓孙名阳,伯乐为字,秦穆公时人,相传善于识马、驯马。

  ⑤烧之:指烧红铁器灼炙马毛。

  ⑥剔之:指剪剔马毛。

  ⑦刻之:指凿削马蹄甲。

  ⑧雒(lu)之:雒通作烙,指用烙铁留下标记。

  ⑨连:系缀,连结。羁(jī):马络头。(zh):绊马脚的绳索。

  ⑩皁(zo):饲马的槽枥。栈:安放在马脚下的编木,用以防潮,俗称马床。

  (11)十二三:十分之二三。

  (12)驰:马快速奔跑;下句骤字同此义。驰之、骤之,意指打马狂奔,要求马儿速疾奔跑。

  (13)整:整齐划一;下句齐字同此义。整之、齐之,意指使马儿步伐、速度保持一致。

  (14)橛(ju):马口所衔之木,今用铁制,谓马口铁。饰:指马络头上的装饰。

  (15):策字的异体。马鞭用皮制成叫鞭,用竹制成就叫策。

  (16)埴(zh):粘土。

  (17)称:称举,赞扬。

  【译文】

  马,蹄可以用来践踏霜雪,毛可以用来抵御风寒,饿了吃草,渴了喝水,性起时扬起蹄脚奋力跳跃,这就是马的天性。即使有高台正殿,对马来说没有什么用处。等到世上出了伯乐,说:我善于管理马。于是用烧红的铁器灼炙马毛,用剪刀修剔马鬃,凿削马蹄甲,烙制马印记,用络头和绊绳来拴连它们,用马槽和马床来编排它们,这样一来马便死掉十分之二三了。饿了不给吃,渴了不给喝,让它们快速驱驰,让它们急骤奔跑,让它们步伐整齐,让它们行动划一,前有马口横木和马络装饰的限制,后有皮鞭和竹条的威逼,这样一来马就死过半数了。制陶工匠说:我最善于整治粘土,我用粘土制成的器皿,圆的合乎圆规,方的应于角尺。木匠说:我最善于整治木材,我用木材制成的器皿,能使弯曲的合于钩弧的要求,笔直的跟墨线吻合。粘土和木材的本性难道就是希望去迎合圆规、角尺、钩弧、墨线吗?然而还世世代代地称赞他们说,伯乐善于管理马而陶匠、木匠善于整治粘土和木材,这也就是治理天下的人的过错啊!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