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语文复习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 > 文章正文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译文及原文13

时间:2009-11-02 11:33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61、齐桓公登门访士  齐桓公召见小臣稷,一天去了三次没被允许见面。跟随的人说:有万量马车的国君,召见平民百姓,一天去三次都没被

  61、齐桓公登门访士

  齐桓公召见小臣稷,一天去了三次没被允许见面。跟随的人说:有万量马车的国君,召见平民百姓,一天去三次都没被允许见面,也该停止了。齐桓公说:不是这样的。读书人轻视有权有钱的人,所以一定轻视他的国君;他的国君(如果)轻视其他国君,也轻视他的城民。即使稷轻视有权有钱的人,我又怎么敢轻视其他国君呢?去了五次之后,终于允许见面。天下人知道后,都说:桓公尚且放下架子对待平民百姓,何况我们这些国君呢?于是一同前往朝拜齐桓公,没有不前往的。

  原文:

  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不得见也。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傲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傲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傲爵禄,吾庸敢傲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

  62、陆贽论人才

  人的才能和德行,从古代到现在就很少(有人)全部具备,如果任用长处然后补充缺点,那么天下没有不能被录用的人,只看见短处就舍弃长处,那么天下就没有可以录用的人了,再加上感情有爱恨之分,志趣有所不同,如果圣明的像伊尹、周公,贤德像墨翟、杨朱,求他们好坏,谁能避免被讥笑?从前子贡问孔子:一个乡村的人都喜欢,那该怎么办?孔子说:不能肯定。一个乡村的人都讨厌,那该怎么办?不能肯定。不能因为乡村的人喜欢就认为好,不喜欢就讨厌他.那是因为好人和坏人行事必定不同,就好像小人讨厌君子也像好人讨厌坏人,要认真调查清楚实情,听君子的话那么小人之道就会废止,听小人的话那么君子之道就会消失。

  原文:

  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加以情有爱憎,趣有异同,假使圣如伊、周,贤如墨、杨,求诸物议,孰免讥嫌?昔子贡问于孔子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盖以君子小人意必相反,其在小人之恶君子亦如君子之恶小人。将察其情,在审基听,听君子则小人道废,听小人则君子道消。

  63、物各有短长

  甘戊出使齐国,要渡过一条大河。船户说:河水那么浅,你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渡河,又怎么能做出使齐王高兴的事呢?甘戊说:不是这样的,你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老实谨慎地做事,辅助主人不战而胜;骐骥、騄駬这样的好马,可以日行千里,而把它们放在家里,让它们去捕老鼠,还不如小猫;干将这样锋利的好剑,工匠用来伐木还不如斧头的作用大。而现在在河中摇船,进退自如,我不如你;游说那些国君,国王,你就不如我了。

  原文:

  甘戊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騄駬,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

  64、汉武帝下诏求贤

  汉武帝下诏书说:大概有异乎寻常的事业,一定要依靠不同一般的人才能完成。因此,有的千里马飞速奔驰而却能日行千里,有些有本事的人背着世俗讥议的包袱,却能建立功名。难于驾驭的马,放纵不羁的人才,只不过在于人们如何驾驭、如何使用他们罢了。命令州郡长官考察并向上推荐当地官民中具有超等杰出的才能、可以作为将相以及能出使极远国家的人。

  原文:

  诏曰: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d)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tu)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