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6
●案例探究 [案例1](★★★★★)(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
●案例探究
[案例1](★★★★★)(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古典诗歌的鉴赏和评价。能力层级为E级。
知识依托:古典诗歌的基本知识,古代有关文化常识,如首先要了解折柳是一种乐府曲调,也叫折杨柳,多写伤怀离别之情。
参考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错解分析:有些考生把折柳理解为一个动作,由此谈细节描写等,关键是不理解折柳是一种乐府曲调,
方法技巧:欣赏古典诗歌,首先要从整体出发把握其基本内容,体会作品中的意境,然后结合试题要求具体赏析。诗中第一句玉笛暗飞声,第三句曲中闻折柳等都给读者描绘了一个听笛的景象,稍加分析,即可感悟出折柳的含义。
[案例2](★★★★)(2000年上海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题。
甲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溏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乙
雨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甲乙两首诗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景物,仔细阅读后填写下列表格。
季节景物
甲家家雨、处处蛙
乙春天
2.甲、乙两首诗后两句都提供了让读者自己想象的余地,请分别说明。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对古典诗歌的鉴赏与评价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知识依托:古典诗歌的基本知识,有关文化常识,如时令等。
参考答案:1.甲黄梅时节或初夏乙蜂蝶或叶
2.甲由对客人的等待想象客人不来的种种情况。乙由蜂蝶飞过墙想象邻家的春色。
错解分析:1题甲处错填,缺乏生活常识,不知道黄梅时节是何时。
方法技巧:欣赏古典诗歌,要有一定的想象能力,要通过诗歌所描绘的景象进入诗歌所创造的独特的意境之中。
●锦囊妙计
一、鉴赏古典诗词形象例说
古典诗词中的形象与一般小说、戏剧中以人物为主的形象有所不同,它既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是景象,或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事物。
(一)人物形象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而这些形象往往以片断的形式表现出来,它需要读者以自己的想象去进一步补充。如: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曲》)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描写船家男女青年初次见面时情景。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聪明伶俐的少女形象。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李白《从军行》)有装扮(铁衣碎)描写,有行动描写,于叙事之中塑造了一个勇武过人、凛然可敬的英雄形象。
(二)景观场景一般有:景象描写,场面描写,色彩描写,等等。当然,诗中的景物也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它常常带上了一定的主观色彩。如: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并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悦之情跃然纸上。(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