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语文复习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 > 文章正文

高三论述类文本复习课堂教学方法指导10

时间:2009-11-02 11:28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考题示例  2007年广东卷第14题: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4分)  学生答案示例1  不

  考题示例

  2007年广东卷第14题: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4分)

  学生答案示例1

  不重复。第二段只是笼统的概述艺术的科学性,而第四段进行了更加具体的阐述,举例说明艺术存在科学性,是对第二段的补充。

  学生答案示例2

  不重复。本文第二段是单独论述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第四段从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入手,进一步进行论述。

  学生答案示例3

  不重复。第二段阐述的是艺术离不开科学,没有了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强调的是艺术需要科学的辅助;第四段引用例子进一步表明艺术创作的内容表现了科学性,艺术与科学是分工不同,殊途同归的,二者互相补充。

  【参考答案】不重复。第二段是说艺术的表达技巧需要适中,符合客观规律,因而有科学性;(2分)第四段则说艺术作品表现的内容,能够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因而有科学性。(2分)

  二、练习题

  练习1

  (1)下面这段文字有九个句子,对段内层次有四种不同的理解,选出正确的一种()

  ①今天的改革要求我们这一代人为民族振兴付出代价。②这个代价就是艰苦奋斗,要打算过一段苦日子。③经济学上讲投入产出。④我们今天吃点苦,就是为子孙后代投入。⑤有人看改革只顾眼前利益,这是很浅薄的。⑥在世界历史上,任何一个转折时期都是充满动荡和艰苦的。⑦现代人看欧洲的文艺复兴以为是太平盛世,其实那时的人很苦,是在艰苦中开创新纪元的。⑧未来的人看我们今天的改革,也会跟当代人不同。⑨只有历史地看我们所处的大变革时代,才能树立民族的责任感和历史的责任感。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2)下面这段文字由9句话组成。第一层应划分在哪里?用/表示。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①诗文叙事是继续进展的,可以把整个动作原原本本、有头有尾地传达出来,不比绘画只限于事物同时并列的一片场面;但是它有时偏偏见首不见尾,紧临顶点,就收场落幕,让读者得之言外。②换句话说,富于包孕的片刻那个原则,在文学艺术里同样可以应用。③但丁《神曲》里弗朗契斯卡回忆她和保罗恋爱经过的末一句,她说和他同读传奇,渐渐彼此有情,后来读到一个角色为男女主角撮合,那一天我们就不读下去了。④他在被逼临写男女两情相悦的顶点时,把话头切断,那必然的结局含而不露。⑤这和黑格尔所举打仗的例子性质完全符合,都是事势必然而事迹未必露,事态己熟而事变即发生。⑥《水浒》第七回林冲充军,一路受尽折磨,进了野猪林,薛霸把他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劈将来,毕竟林冲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⑦这符合富于包孕的片刻的道理。⑧野猪林的场面构成了一幅绝好的故事画:一人缚在树上,一人举棍欲打,一人旁立助威,而树后一个雄伟的和尚挥杖冲出;一些绣像本《水浒》里也正是那样画的。⑨恰和《秦王独猎图》、《四足动物史》插图一脉相通,描摹了顶点前危机即发的刹那。(钱钟书《读(拉奥孔)》)

  对下面这段文字段内层次有四种不同的理解,正确的一种()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①②观点句,③到⑨论据(总分关系)。③④⑤经济学上理论论据,⑥⑦⑧⑨在世界历史上事实论据。(并列关系)

  方法导引

  1.明确论点,分析观点与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

  论证结构:并列、对照、总分、层进

  练习2

  问题:本段由9句话组成。第一层应划分在哪里?用/表示。

  答案: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①②观点句,③到⑨论据(总分关系)(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