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祥: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宝典20(2)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巩固练习]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不复出焉。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4、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5、且焉置土石?6、非再至,焉知其若此?7、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9、则牛羊何择焉?10、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11、今其室十无一焉。1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13、悲予志焉。14、则牛羊何择焉?15、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16、谨食之,时而献焉。17、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18、犹且从师而问焉。19、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答案:1-4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5、疑问代词哪里6-8疑问副词,译为哪里,怎么9-14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15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16-19相当于代词之。
第三部分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考点简说】
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层级为B级。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
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不同的用法主要指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和动词的活用。由于受选文是浅显文言文的限制,相对特殊的句式较少,2001年之后本考点没有设置考项,2005年《考试大纲》再次把它列入考查内容。
2、时间安排:3课时
【命题规律】
近年来,这一考点的考查类型有两类,一类是理解文言词语涉及词类活用;一类是翻译文言句子涉及特殊句式用法。高考命题中,句式往往是单独命制选择题或隐含在文言文主观翻译题中作为采分点,从命题的技术处理层面来讲,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2005年浙江、重庆、北京单独设题考查,2006年的北京、浙江、广东单独设题考查。设题的方式有:①判断省略成分的正误;②选出与题干有相同的句式特点的项;③选出句式特点相同的项;④判断句式的相同与不同;⑤通过翻译句子和断句考查对文言句式的理解等。
【知识梳理】
我们谈论文言文的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却成了变式句或特殊句式。这些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