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制胜——高考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4
时间:2009-11-02 11:44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次
例句: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犹且从师而问焉。 两个焉都处在句末,怎样辨别它们是代词还是助词(还有兼词)呢?1句主谓宾齐全,焉在
例句: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犹且从师而问焉。
两个焉都处在句末,怎样辨别它们是代词还是助词(还有兼词)呢?1句主谓宾齐全,焉在这里不可能充当宾语,因此不是代词。而2句明显缺宾语,因此焉充当宾语,用作代词。1句中的焉可以理解为助词,也可以理解为兼词,完全是根据翻译来的,无所谓规律问题。
许多虚词既可以作介词也可以作连词,鉴别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只需看它后面所接的成分就可以了。
例如:1、为了祖国,我无怨无悔。2、为了祖国繁荣昌盛,我无怨无悔。
这两句意思差别不大,但1句中的为了后面接的是名词,因此它是介词,与祖国一起构成介宾结构,充当整个句子的状语;而2句中祖国繁荣昌盛是主谓短语,属动词性短语,因此为了就只能是连词。文言文虚词与此同理。
例句:1、不足为外人道也。2、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1句中为接名词,构成介宾短语作道的状语,因此是介词;2句为后面接的是主谓短语,因此是连词,表原因。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相关专题:北大中学校长推荐制利弊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