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2009年命题预测及名师指导(2)
关于综合模拟训练 高考考查的是考生的准确度和速度,熟练且高效的答题是非要有相应的强化训练不可的。以综合试题演练各种题型解答的熟练技能,熟能生巧,熟可提高非智力因素的得分能力;其次是时间上的有效控制,每
关于综合模拟训练
高考考查的是考生的准确度和速度,熟练且高效的答题是非要有相应的强化训练不可的。以综合试题演练各种题型解答的熟练技能,熟能生巧,熟可提高非智力因素的得分能力;其次是时间上的有效控制,每年高考考场上都有语文试卷没有答完的现象发生,而从容发挥水平的前提就是时间上的保证。
选择一份优秀的模拟题至关重要,所以不可过于自信,随便模拟,应相信老师帮助我们精选的试题是有质量保证的。
关于作文训练
打造一处亮点。基本的作文规范、能力,到此时已经定型了,如果考生的作文平平,在考前一段时间里,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找出可以重点训练的优势点,真正形成长处。有了某一处优势的整篇作文,是阅卷老师赋分的依据。
避免失误。作文本是长期的涵养工夫,但在剩下的五个月时间里完全可以避免无谓失误。如积累材料,有品位且不落俗套的材料永远是议论文的亮点;从边角处拿分,题目的拟写、开头结尾的语言修饰都是可以避免平庸的。
多进行立意、构思训练。收集各种作文题目类型,逐一进行训练,既可提高成文速度,又可提高立意质量;而训练快速构思,可克服平时构思慢、拖沓,不能果断地入题的毛病,杜绝高考作文大失往常水平的情况出现。
作文训练在高考前万万不可停顿,并且要尽可能多地动手;如果只是动脑,容易造成高考时的下笔生涩、难以成文的严重后果。
复习原则
学会自我总结,尤其是方法和得失。有句话叫方法是对理解的补充,而善于归纳得失只会减少损失。
独立思考。语文能力首先是思考力,其次是认真细致。
明确重点、难点,逐点强化,才能得积累之分。
模拟训练不在海量上,而在精心揣摩上,在举一反三上,只有如此,方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高三复习已经过半,在剩下几个月的时间里,只要沉着从容、有计划性,语文学科的成绩是大有提高空间的。
第二章语文科考试大纲导读
2009年新课标考试大纲在千呼万唤中亮相了。新考纲的几点变化,为我们的复习备考做了一次精彩护航。与2008年考试大纲相比,课标版考试大纲在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内容和选考内容考点设置上出现重大变化。回顾以往,比照考纲,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提升训练水平要求。我们要以考纲作为学习备考利器,提升阅读探究能力要求,以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为尺度,做到观点鲜明、见解独特、言之有据、鞭辟入里。
其次,要牢牢抓住语言文字运用这一关键分水岭,既要借助词性、字义、搭配等抓好多音多义字的辨析,还要格外注意表达的准确,用语的简约和修辞的生动这一最新评价规则,时刻注意语言运用的实践创新并能以此为据自我修正。
再次,强化古代诗文阅读。一个是注意选材的出处不要仅仅局限在《史记》《汉书》等记传文学上,还要以课本知识体系作为平台,向魏晋、五代、宋元明清等时期的随笔、小品、游记、杂谈等材料辐射聚焦。训练中要注意对使用内容进行体裁、手法、素材等的分类归纳,力求举一反三。
另外,现代文阅读首先要注意选材,要注意选取和时代、民生有某种关联的史料的训练;方法上要从基本语句语段入手,重点训练熟悉语言表达艺术这一要求,也就是注重作者用什么方式方法表达和怎样表达这一关键;注重问题探究角度的多向性、民族性和人文性,注重作者本人看待问题的个体性和针对性,不能把单个作家的单个作品的探究和所处的当时的时代和民族传统割裂剥离。探究问题不能凭个人好恶肆意拔高、主观臆断,而是把作品和作者情感还原,进行更客观、更科学、更人性化的合理解读。
最后,作文选材要体现灵活性,审题注意时代性,形式上注意丰富性和文学性,表达注意情感化和哲理性,立意注意针对性和导向性。(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