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物理复习 > 物理导读 > 文章正文

[复习大纲]高考形式物理的复习策略

时间:2010-08-27 17:12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一 知识分析1、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相对于“3+2”高考而言,物理的难度有了较大的降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占了80%左右,如16~20题,26

一 知识分析

1、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相对于“3+2”高考而言,物理的难度有了较大的降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占了80%左右,如16~20题,26题、27题、29题共计93分,都是考生比较熟
  悉的内容,它主要涉及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主体知识。因此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在基础知识上下番功夫。
  
2、突出考查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如压轴的第30题,起点是静力平衡,典型的低起点,几乎所有考生都能入题,但只有利用平衡方程正确推断出物体重新平衡的位置,才能根据功能关系作出全题的解答,因而本题的考查功能是很强的。
  
3、注重与高科技的联系。
  高中物理的主体知识与现代科技紧密相连,同时物理学习绝不仅仅是物理知识、公式、定律的学习,更应在学习中关注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和未来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如15题涉及物理学研究的前沿——夸克的概念,此题实质考查的是学生的自学能力。
  
4、注重了生活实际与理论的联系,寻找物理知识与实际物理情景的结合点。
  这是近年高考试题的特色,今年也不例外。比如第19题、26题都是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试题,解决这类试题的关键,是要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
  
5、注重实验的考查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因而高考把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总放在一个显著的地位。今年的第29题是一道直接来源于中学课本的学生实验试题,不过此题难度不大,只要学生认真做过此实验,对此题圆满作答,应不成问题。

二 复习策略
  
  1、全面复习,夯实单科基础,降低难度,以不变应万变。出于“理综”注重以问题立意命题,已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重点,2002年高考的《考试说明》知识内容表有19个部分。今年试题考查了其中的13个部分,占68%。高三复习要设法落实每一知识点,强化学科双基,只有强化双基才谈得上能力,谈得上多元目标。由于时间紧,带领学生复习应重在概念、理论的剖析上,侧重在核心和主干知识的基础上,落实每一个知识点。
  
  2、立足本学科,搞好学科内的复习。理综考试首先是学科内的综合,其次才是跨学科的综合。即使是综合知识、综合能力也是建立在学科知识、学科能力的基础上,因此,教学上,切不可本末倒置,做过多的跨学科训练。从2002年的试题来看,理综考试中综合题的比例较低,只有不到20%,而且理综试题有明显的拼盘痕迹,即使综合题,也只是形式上的综合,实际可以用单科知识分别做答,故在教学中要立足本学科,不要刻意追求多学科知识的交叉。
  
  3、指导学生,学会复习,提高能力。学生应自觉编织知识网络,自己总结,强化用已学知识解决未学问题,再进一步提高到用新学知识解决未学问题。理综物理考试虽然考查得比较基础,但题目比较新,基本上是没有做过的原题,故学生应该掌握总结、检索、迁移、演绎、推理和归纳等学习方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4、适当降低难度,强化学科综合专题。把知识的重点转移到横向联系上,特别是二轮复习以后。目前的高三学习复习还存在求难、求全、求快、求多的状况,“深挖洞,广积粮,”千万不要食而不化,浪费时间和精力;另外还存在教师包办代替,单一的讲练模式和低层次重复操练等毛病。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是把练习难度降下来,控制在中等难度附近,要强化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中等难度训练注意正确、熟练和规范,既要防止高难度训练,又要防止低层次的重复操练。因此在复习时要注意:选一些自己薄弱点的习题,进行选择性练习和针对性校正;定期进行专题性总结,建立错题档案。
  
  5、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面。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特点之一是联系实际,而目前教学的薄弱点就在联系实际上。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学科前沿领域的专题性科普资料(如纳米技术,激光技术,全息照相,光导纤维通讯,超导和磁悬浮等),要求学生学会背景材料的阅读,学会对背景材料的处理和运用,作为教师更需及时了解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在习题课的复习中注意把理论性与应用性习题相结合,把涉及生产、生活、科技的知识编入物理习题中,加强习题的时代气息,但要适度,不可过多过滥。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