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历史复习 > 历史百科 > 文章正文

明清时期的文化为骗子发展创造条件

时间:2009-11-02 11:30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风尚与社会观念随之发生变迁,哲学对社会与人生进行了新的思索,一种自我意识、主体意识开始觉醒,从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风尚与社会观念随之发生变迁,哲学对社会与人生进行了新的思索,一种自我意识、主体意识开始觉醒,从而为骗子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客观的与主

  观的条件。

  明代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早在弘治、正德年间已初露端倪。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批狷狂之士,如唐寅、祝枝山、桑悦、徐威、张灵等人。唐寅 放荡不羁,曾刻一枚图章,自封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从他的《桃花庵歌》中也可看出他的澹泊自甘,狷介自处的独行乐趣,歌词云: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在花下眠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唐寅因为不拘泥于礼的约束,在民间留下了不少逸事。如他曾伪装成玄妙观的募缘道者,以修茸姑苏玄妙观为名,募得黄金五百两,然后悉如诸妓,及所与游者畅饮,数日辄尽。(杨静:《明唐伯虎先生寅年谱》)

  民间《三笑姻缘》的传奇故事,便是以他为主角虚构的。钱大昕曾有诗赞唐寅:土木其形骸,冰雪其性情,狂士标格,才子声名。(杨静:《明唐伯虎先生寅年谱》)

  祝枝山与唐寅交好,亦为著名狂士。两人时常在一起游玩取乐,伯虎尝夏月访祝枝山,枝山造大醉,裸体纵笔疾书,了不为谢。伯虎戏谓曰: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枝山遽答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祝枝山还有一书,名《祝子罪知》,毫不介意传统定论,对历史人物与文学史加以价值重估,如谓汤武非圣人,伊尹为不臣,孟子非贤人,其举刺于夺,言人之所不敢言,刻而戾,僻而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这批狷狂之士的出现,将一股新鲜空气输入了封闭严密的意识形态系统。虽然这种影响、风潮只限于江南一隅,却给当时的理学势力造成了不小的震动。后世屠隆、李贽等人的异端邪说,都发源于此。等到王学崛起,明初沉寂的思想局面便被一举击破。

  王阳明的心学造成了理学的瓦解,其对明代理学的解构性,不异于石破天惊。心学是一种高扬心亦即人的主体性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作为理学家,王阳明与朱熹同样以建立伦理学主体性的本体论为目标,同样鼓吹明天理去人欲。然而,朱子的哲学并没有给人以地位,王学则高扬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随着哲学家们关注的重心从外在的天理规范转向内在的人的主体性,人的自然之性,如性、食等的合理性与正当性也在明代中后期被加以注意和强调。

  王阳明的门下弟子王艮,是明代中叶率先高扬人的自然之性的先导性人物。王艮之学被称为非名教之所能羁络。(《明儒学案泰州学案》)

  王阳明学说中的若干异端邪说的因子,在这位泰州学派的创立者手中又有了创造性的发展。

  王艮改造了陆、王一系所确定的心的伦理特性,而赋予心一种自然本质,此所:天性之体,本是活泼,鸢飞鱼跃,便是此体。良知之体,与鸢鱼同一活泼泼地。自然天则,不着人力安排。凡涉人为,便是作伪。(《王心斋遗集》)

  王艮所强调的显然是人的自然的不受既有观念污染的纯真的本性,以此来对抗仁义道德的天理决定论。他有一个著名的命题,即百姓日用即道。这个百姓日用包含了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这样一来,在理学家那里显得是万恶之恶的人欲便反成为了天经地义的道。泯灭人欲,窒息人自然之性的理学禁欲主义,在泰州学派日渐张大的势力面前,受到了强劲的冲击。

  起于龙溪之学的徐渭也在学术主张上与泰州学派不谋而合。徐渭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不但长于诗、词、古文、戏剧、书法、绘画,而且精通哲学,又有军事才能,可谓文武全才。徐渭性格通脱、豪恣、不羁,眼空千古,独立一时,是一位很狂的名士。其思想基点是自然人性,他说: 人心之惺然而觉,油然而生,而不能自己者,非有思虑以启之,非有作为以助之,则亦莫非自然也。徐渭主张人应该顺应自然天性,而不应该以外在的种种规范来束缚、戕害自然人性。徐渭对自然人性的注重,融贯于他的艺术实践之中。他的画用笔纵横无羁,线条刚健恣肆,水墨酣畅淋漓。他甚至将水墨直接倒在纸上,随其散化之形而作勾勒。其胆大气雄、纵横不可一世之态,远非前人所能比拟。同时画家内心的痛苦、激动、寂寞以及人格的真诚与精神的自由奔放,都淋漓尽致地流泻于画纸之上了。(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