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历史复习 >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 > 文章正文

高考历史试题的解答应结合地理思维(2)

时间:2010-12-28 16:24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根据上述材料可知,他看到的是——人的生活。( )。 A、契丹 B、女真 C、大理 D、西夏 【解析】 这是一道较好的史地综合题,既考查了历史思维,又考查了地理思维。本题通过“宋代”给出了历史时间范围,并对应地给


  根据上述材料可知,他看到的是——人的生活。(  )。
  A、契丹
  B、女真
  C、大理
  D、西夏
  【解析】这是一道较好的史地综合题,既考查了历史思维,又考查了地理思维。本题通过“宋代”给出了历史时间范围,并对应地给出四个同时代的备选项内容。学生可以通过题干给出的地理特性(“土多林木”及“盛夏如中国十月”)和独特的生活方式(农耕、木屋和厚皮毛衣服)准确地判定出它是我国的东北地区,而宋代生活在东北地区的主要是女真人,故正确的选项为B。
  四、利用地理物质资源的某些特性分析人类生产生活对其利用的原因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但人类对这些物质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不是盲目的,而是根据这些物质资源的不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和利用。所以我们通过对某些地理物质资源特性的分析,来判定人类对其利用的原因。
  例【5】从巴黎凡尔赛宫典型的法国式花园的照片(照片略)看,照片近景部分的地面是由细砂石铺就的,你认为细砂石铺地具有(  )。
  A、排水作用:方便雨水下渗,不必铺下水道
  B、防火作用:万一发生火灾,就地取材
  C、防御作用:可以通过骑兵,阻碍炮车通行
  D、环保作用:吸收空气降尘,避免尘土飞扬
  【解析】本题就是典型的人类对地理物质资源的利用型试题。作为自然物质资源的细砂石,其具有较强的透水下渗性,因而,用其铺地可以防止雨水聚积而造成的交通问题,故能起到很好的排水作用。因此,正确选项为A。
  五、利用现今地理环境中的某些特性来分析古代某些地理现象形成的原因
  地理环境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在很长的时期内无论古代的地理环境还是现代的地理环境,除局部的小变化外,其主体是长期没有太大变化的,正因如此,我们在分析古代地理状况的时候,可用现在所掌握的地理知识或方法去分析和解决。
  例【6】北宋后,黄河多次泛滥,汴河河道淤浅,渐至涸废。试分析黄河该河段(黄河中游地区)经常泛滥的原因。
  【解析】如本题,其题设问的是“北宋后,黄河多次泛滥,分析黄河该河段经常泛滥的原因。”这在历史教材中是没有丝毫讲述的,但我们如果用现代的地理知识或方法去分析,就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后,挟大量的泥沙,进入中游后,由于水势减缓,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且黄河所经地区,降水集中,多有暴雨,易成泛滥。”古今黄河流经地区的地理环境的主体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现代的原因也应是古代的原因,所以这一原因也正是北宋后黄河该河段经常泛滥的原因。
  在文科综合测试中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是可以相互迁移和运用的,在学习时,可依据史地两学科的特点进一步挖掘,定能更好地提高文科综合备考复习的效果和试题解答能力。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360高考高考站 360高考高考论坛 360高考高考网校

来源:360高考-高考(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