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历史复习 >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 > 文章正文

[综合突破]历史选择题难题的六种方法(3)

时间:2010-08-27 17:17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四、反证法。 此法引进数学思维,多用于常规方法不能判断的某一个或几个选项。 即在正面思考无法取得突破时,进行逆向思惟,“反其道而行之”,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此法尤其适合否定式选择题。 [例12]、(2000年

四、反证法。
  此法引进数学思维,多用于常规方法不能判断的某一个或几个选项。
  即在正面思考无法取得突破时,进行逆向思惟,“反其道而行之”,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此法尤其适合否定式选择题。
  [例12]、(2000年全国高考普通卷)欧亚社会主义阵营形成时,其中各国都
  A.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B.已建立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
  C.面临恢复和发展经济的任务
  D.已完成农村中的社会主义改造
  本题如果直接作选,学生按直觉推断很容易错选A。因为教材没有说明除苏联、中国外当时的其它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是否是无产阶级专政(事实上当时很多东欧国家是多党联合执政——此项考察明显超纲)。但如果反向考虑,先排除不符合的,则可轻松作答。首先很容易排除B和D,A项难以判断,先跳过。认真分析C项可知,它符合当时所有12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史实。即为正确答案。
  [例13]、鸦片战争前夕,英国对外贸易(含鸦片走私)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扭转了英国的贸易逆差
  B.为英国工业品打开了市场
  C.加剧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D.危及清政府的财政
  分析可知,A、C、D三项教材有明确表述,都是符合题干的影响。则B项为正确答案。从正面来考虑,即使《南京条约》等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签订后,英国工业品也不能打开中国市场,由此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例14]、19世纪早期,独立后的拉美国家普遍建立了共和国,符合当时的农业状况的史实是
  A.土地集中的现象大大改善
  B.农民依然遭受封建与半封建剥削,大部分沦为佃农
  C.大地产制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大种植园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分析可知,拉美国家虽然独立很早,但独立后实际处于半殖民地地位,经济上的大地产制使土地大量集中,政治上是考迪罗制(独裁)。所以A、C、D都不符合,则B为正确答案(此题也可用大背景法解答)。来源:360高考-高考 五、理论法。
  特别适合思维含量高、理论性强的选择题,尤其是评价型、因果关系型、史论结合型和程度型选择题。这时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进行科学分析。常用的理论有:原因和结果,本质与现象,必然性与偶然性,重点论,两点论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与英雄的关系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例15]、史学界之所以肯定武则天,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她是世界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她替多病的唐高宗处理政事
  C、她能重用有才能的人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评价历史人物的根本标准是生产力标准(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政治标准(C项)或道德标准(A项)或性别标准(B项),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经济发展是生产力发展最根本的体现)。本例如果不用理论法解答,将很难确定正确选项,因为四项史实本身都符合历史实际,都能从不同方面说明武则天的历史贡献。
  [例16]、(2000年高考苏浙卷)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政府推行新政,其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A.提高储蓄利率,吸纳民间资金
  B.限制进口,实行进口替代工业政策
  C.实行计划经济
  D.扩大内需,刺激生产
  该题难度较大,因为大部分提法教材都未出现过。从经济规律来看,面对生产过剩的危机,政府必须鼓励消费,扩大内需,鼓励出口,刺激生产。所以A和B都错。罗斯福新政的本质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国家干预,由此排除C,因为资本主义国家从未实行过计划经济。所以只有D符合题意。
  [例17]、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世界已被帝国主义瓜分完毕,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