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化学复习 > 化学研究小组 > 文章正文

《考试大纲》就是最好的高考信息

时间:2009-11-02 11:23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2005年高考理综考试结束后,考生走出考场,中等以上考生普遍认为:今年理综化学部分试题中蕴含着那么一种和谐感和吸引力,让你感

    2005年高考理综考试结束后,考生走出考场,中等以上考生普遍认为:今年理综化学部分试题中蕴含着那么一种和谐感和吸引力,让你感到好像是在与自己的老师交谈,使你感到题型不生、考点不偏、起点不高、设问不难;让你能进得来,展得开,摸得着,抓得住。即使答不上来的也是当时糊涂过后清楚。有的考生还坦言:不是试题难,而是速度慢,丢分大多是不规范。遗憾啊!大多数考生认为完全没有考前猜想的哪种高深莫测的感觉。
  老师们更是感慨万千:回顾一年来的备考历程,不少所谓的高考研究专家四处游说,纷纷登台亮相为2005年的高考把脉,为广大考生献策,甚至发布高考信息。听了这些专家的话,这信息、那信息,落实来落实去,做了多少无用功啊!静下心来,仔细研读2005年的《考试大纲》,再回头看2005年高考理综的春考卷和夏考卷,原来,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考试大纲》就是最好的高考信息。
  一、2005年考纲能力要求与试题的对比解读。
  现将2005年高考理综(化学)《考试大纲》的能力方面的变化与2005年国家考试中心理科综合三套试题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有如下特点:
  1.《考纲》注重考察考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2005年试题符合《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没有偏题、怪题现象;2005年的三套试卷中化学试题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和技能点全都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主干知识和基本技能;调查结果显示,国家考试中心的三套理综试题中的化学部分均受到广大化学教师的充分肯定。
  2.《考纲》降低对理性分析能力的要求,增加感性认知的考查。《考纲》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降低了要求,主要侧重对知识结论的运用能力。例如在观察能力中具体提到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的能力,这就说明考纲更加注重对知识结论的运用。三套理综化学试题在理解题意和阅读方面都没有给学生设置特别的障碍,相应地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三套理综化学试卷难度层次清晰,语言精炼,有利于教育发展不平衡的不同地区进行选择。湖北卷(卷Ⅲ)化学试题难度适中,保持了试题的稳定性。在理科综合试题中,化学试题难度是稳定性最好的,对整套试卷的难度控制起到了平衡的作用。
  3.《考纲》力图考察考生运用化学视角,观察、分析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化学问题的能力。三套试题都关注了社会热点问题,考查学生把所学知识迁移到新情景去的能力。如卷Ⅰ的酸雨问题、卷Ⅲ的苏丹红问题等都引入了化学试题。
  4.《考纲》凸显和强调学生的学科能力特别是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要求,《考纲》对自学能力要求,提出敏捷地接受试题所给出的新信息的能力。2005年试题试题就突出了对能力的考查,尤其突出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考查。如框图题、有机题等。试题出现了开放性的设问,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使学生有足够的想象的空间。如湖北卷(卷Ⅲ)中27题第(2)问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的工业用途、28题第(7)问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等,由国家考试中心提供参考答案中没有列出具体的答案,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5.《考纲》更加注重课本上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在实验能力中,考纲要求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在初步处理实验过程中增加了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强调了实验安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三套试题实验题命制遵循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实验题的设计贴近中学教材,设问中规中矩(同时出现了开放性设问),起点落得很低,考查基本实验原理(反应)、操作方法、现象的描述等常规实验能力,突出考查重点知识和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实验鉴别题中的分值有所增加,分别在有机综合和推断题中得到补偿。对中学化学教学有正面指导作用。
  二、高考试卷中明显带有题型示例的痕迹
  题型示例的目的是为了让考生对全国统一高考试题,包括分省命题省市编制的试题的题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感性认识。这些试题的选取考虑了内容、难度、题型、考查的能力要求、试题的特点等各个方面,力图比较全面地反映全国高考试题的形式和特点。将2005年考纲与试卷对比一下,高考试题中处处可以看到题型示例的影子:(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