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高考前复习策略
高三化学总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类、加工提升、综合应用。我们高三化学总复习采用的是三轮复习模式,即:
高三化学总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类、加工提升、综合应用。我们高三化学总复习采用的是三轮复习模式,即:第一轮复习:分章节复习;第二轮复习:分小专题复习;第三轮复习:综合训练,冲刺高考。
第一轮分章节复习,基本上按照高中课本先必修后选修的内容,逐章进行复习。目的是帮助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类。实际教学中,我们先让学生做一点基础练习,以暴露知识缺陷,然后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缺陷,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再现、梳理知识点;通过联想,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校正理解上的一些偏差。通过一些练习巩固知识加深认识。
为什么要整理归类?
为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材编写者往往把知识点分散到不同的章节中。学生刚学完新课,完整的知识体系没有形成。这些分散的、不完整或不全面的知识,需要在复习时集中完善。如氯气的性质,主要集中在《卤素》氯气一节,但卤素性质比较、硫及其化合物、铁及其化合物、烃都有涉及。在复习氯气的性质时,至少要将其完善为:氯气和金属的反应;氯气和非金属的反应;氯气和水的反应;氯气和碱的反应;氯气和某些还原性化合物的反应;氯气和烷烃的取代反应;氯气和不饱和烃的加成反应;氯水和醛的氧化还原反应;氯气和苯、苯酚的取代反应。再如氧化还原反应,从化合价升降判断氧化和还原反应、到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到判断反应能否自发、应用电子守恒进行计算,都需要完善。
这一阶段要重视复习好基础化学理论,并且引导学生用化学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在学习无机化学的时候正确的方法是把所学过的基础理论以及化学反应规律指导下进行学习和复习。中学化学有三大基础理论,分别是物质结构理论,包括原子结构、化学键、物质的形成、晶体的类型、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平衡移动的理论。电解质溶液中的理论。两大反应规律为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的规律。在三大基础理论、两大反应规律指引下复习元素单质以及重要化合物的知识。主要包括:重要典型代表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法以及用途。
第二轮分小专题复习。这一过程是将中学化学内容分为若干个小专题复习。目的在于使学生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使化学知识深化、集成化、系统化。
1.知识的深化
知识的深化就是更深层次上认识知识、理解知识,其途径有:
(1)从现象(形式)到本质
如复分解反应的形式上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物质,由强酸生成弱酸、由溶解度大的物质生成溶解度小的物质,其本质是:由离子浓度大的向离子浓度小的方向进行。
(2)从个别到一般
由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要推广到负一价氯的化合物和强氧化剂制取氯气,或用高价氯的化合物和还原剂反应制取氯气。
(3)从理论到实践
工业制取硝酸用,氯气在战场上的使用利用了它的什么性质?氯气泄露的话应该怎样处理?物质制取,考虑原料成本、反应、环保等众多问题。
(4)从定性到定量
如Al(OH)3的制取方法,定量分析反应消耗酸、碱的量。
2.知识的集成化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使用使计算机体积更小、运行速度更快,性能更优越。受此启发,可以将教材中的知识集成化,使教材变薄、知识便于记忆,特别是作推断题很好。
具体做法是将具有某属性的分散物质集中归类,形成集成块。如
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氯气、次氯酸及其盐、Na2O2、H2O2、SO2、O3、活性炭。
呈淡黄色的物质:S、AgBr、Na2O2、TNT、FeS2
不稳定酸有哪些?还原性酸有哪些?
常见气体及其颜色、溶解性
两性物质(指酸碱性、不是氧化还原性):氧化物、氫氧化物、弱酸酸式盐、弱酸弱碱盐、氨基酸。(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