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地理复习 > 地理学家 > 文章正文

从2009年国际地震会议看地震预报研究现状(3)

时间:2009-11-02 11:40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她表示,关于地震预报,目前大家都在瞎子摸象。何时摸象摸完整了,也就意味着预报问题解决了。诚然,预报问题仍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目前来看,从观测着手研究地球是没有错的。研究水平在进步,问题在不断深入研

  她表示,关于地震预报,目前大家都在瞎子摸象。何时摸象摸完整了,也就意味着预报问题解决了。诚然,预报问题仍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目前来看,从观测着手研究地球是没有错的。研究水平在进步,问题在不断深入研究,感觉离目标愈来愈来近了。

  未发现一种能实现预报地震3要素的方法

  中国地震局台网中心预报部副主任张永仙参加了4月29日~30日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的第二届国际地震预报论坛。

  她介绍,这是一次专门探讨地震预报问题的国际会议,中国、俄罗斯、日本等多个国家的研究人员参加了此次论坛。与会者介绍了多种关于地震预报的方法。一些方法在全球尺度进行了20年的检验。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地震预测预报是世界性科学难题,目前尚未发现一种能够实现时间、地点、震级3要素的地震预测方法。

  她说,地震前确实可以观测到一些异常现象,但这些异常现象与地震之间的关系不太确定。利用这些异常准确预报地震目前尚难做到,经常有错报或漏报的情况发生,反映了当前地震预测还处于非常初级的探索阶段。我国经过40多年的地震预报探索,已积累了一些经验性认识,如大多数强震发生前有中小地震平静或活跃现象,重力、形变、地下电磁、地下水位与地下水化学组分也能观测到较大幅度的变化。近年来还发现地震前有电离层扰动异常。但目前科学家尚未发现每种异常与未来地震3要素之间的确定性关系。

  由于各种方法对地震预报3要素的贡献率不同,目前的做法是根据很多因素也就是多种方法综合判断地震发生的可能,但成功率还相当低。近10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观测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观测资料中剔除干扰、提取地震前兆异常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发展新的观测技术。

  她说,只有当地震前兆探测技术获得突破、地震监测能力提高后,才能实现科学、准确的地震预报。

  致力于更严格的预报成功率的检验

  中国地震局一位年轻的不愿透露姓名研究人员总结了国家地震预报研究现状。

  他认为,在与地震预报直接相关的地震机理研究方面,国际上的专家近年来从应力测量、地震引起的应力变化的计算与强余震预测、地震发生前后震源区介质性质的变化,到地震断层的性能、用钻探方法进行地震断层直接采样、辐射地震波很少的 静地震在地震孕育过程中的作用等,都有科学认识和方法技术上的显著进展。目前,有些关键科学问题仍不清楚、争议很大,例如地震孕育过程中地下流体的作用、地震断层的润滑机制等。

  一些新技术,如主动源探测、GPS、INSAR等,开始显现出值得注意的发展前景。传统的地震危险性研究一般不涉及时间尺度,或者涉及的时间尺度很长。但近年来,科学界也开始考虑与时间相关的地震危险性,并开始和中期中尺度地震预报接轨。

  在地震短期预报方法和地震前兆研究方面,与30年前相比,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国际地震研究领域更加关注地震前兆和预报方法的严格检验。即使是关于被很多人误解的地震能否预报问题的辩论,辩论双方也都是在严肃地讨论地震预报的物理问题,其讨论的两个焦点是:地震具有什么意义上的可预测性,要用观测证据说话;地震前兆和地震预报方法具有什么意义上的有效性,要用统计数据说话。

  该研究人员最后表示,当前科学界并未放弃对地震预报问题的探索。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