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地理复习 > 地理学家 > 文章正文

曹延藩

时间:2009-11-02 11:38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曹廷藩,中国著名地理学家。曾任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他从1937年去英国留学正式开始攻研地理科学起,直到1990年1

  曹廷藩,中国著名地理学家。曾任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他从1937年去英国留学正式开始攻研地理科学起,直到1990年1月22日逝世止,为发展中国地理科学事业,特别是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献出了毕生的精力,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个人简历

  1907年,出生于河南省舞阳县。

  1921年8月1925年6月,河南省开封第一师范学校。

  1925年9月1927年6月,国立武昌大学预科(1926年改为第二中山大学)。

  1927年7月1928年8月,国民革命军第六军政治部宣传员、政训员。

  1928年10月1931年6月,河南省潢川第七中学和洛阳第八中学史地教员。

  1931年9月1937年4月,国立武汉大学学习,1935年9月为私立武昌东湖中学史地教员。

  1937年9月1940年2月,公费留学赴英国伦敦大学地理系深造;1939年10月转牛津大学地理学院学习。

  1940年7月1953年6月,回国后在湖南大学晋升为教授,并兼任教务长、系主任。

  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3年8月1953年11月,参加外交部赴朝鲜开城工作组作翻译工作。

  1954年2月1990年,中央院系调整,到中山大学地理系任教授、系主任、兼副教务长等职务。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地理学家。

  1962年12月,任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勤奋学习

  曹延藩1907年出生于河南省舞阳县一个劳动人民家庭,青少年时代生长在外侮内乱的旧社会,当时社会很腐败,但他既不愿去攀高官厚禄,也不苟于只求温饱。他在青年时代就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去读大学,去留学,争取在科学事业上有所作为。

  苦于生计,曹延藩青年时走的是读预科教书读本科教书留学这样的一条求学之路。在英国留学期间,他珍惜宝贵的时间勤奋学习,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参观了英国几乎所有重要大学的地理系,了解英国地理教育的情况。他还同英国伦敦大学地理系师生一起去法国西北地区考察、实习,并参观了那里几所大学的地理系。

  1940年曹延藩回国后在湖南大学和中山大学任教,他先后担任过副教务长、经济地理系主任、地理系主任、广东省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兼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曹延藩还于1956年亲手筹建了广州地理研究所,兼任过该所副所长。为发展中国地理科学事业,特别是为发展经济地理学,作出了宝贵的贡献。曹延藩很谦逊地说:很难说自己有多大的贡献。但可以说,自己几十年来努力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力图比较准确地分析中国地理科学上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倒是不敢稍有懈怠的。

  曹延藩青年时兴趣很广泛,除了地理、历史之外,对哲学、数学、经济学、政治学都很感兴趣,所以他的知识基础比较广博。常用历史观点分析地理问题,用地理观点分析历史问题,或用地理和历史相结合的观点去分析中国以至国际的实际问题。解放前,曹延藩曾在报刊发表过论大西北的资源真相问题的文章,当时并没有全面的国土资源调查资料,也没有条件去西北作实地考察,他只能根据当时所掌握的地理情况和耕地、牧地的统计数字,采用地理和历史相结合的观点去进行论证,最后,得到了很精辟的结论。对于今天开发大西北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地理教育

  曹延藩在湖南大学、中山大学任教期间,曾先后讲授《经济地理》、《世界经济地理》、《中国经济地理》等课程。这几门课程当时在国内很少有现成教材可以参考,作为青年教师的曹廷藩下决心要编写出自己的教材。他多方搜集材料,认真分析研究,终于编写出《经济地理》、《世界经济地理》、《中国经济地理》三部讲义,共约100多万字,提供了较为系统、充实的教材,颇受师生的称赞。

  解放初期,中国大学地理系开设《经济地理学概论》,这是中国从未开过的一门理论课。怎样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摆脱资产阶级学术观点的影响,这是摆在中国经济地理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需要认真进行探索。在同事的推举、支持下,曹延藩挑起了这副重担。终于为中国编写出第一部《经济地理学概念》的讲义。这部讲义,既不同于欧美传统的理论与区域描述,又不同于苏联偏重于某些章节的体系。它比较适合于中国的实际需要。同时又以其条理清晰、分析透辟为国内许多学者所称道,曹延藩的这部讲义与2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大学《经济地理学导论》的教材体系,仍然大体相吻合。(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