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友嘉机电学院专业专业介绍及培养目标(2)
本专业拥有一支职称合理、年龄结构合理、多名教师具有企业实践工作经验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9人,其中专业课教师8人,实训指导教师1人;副高职称6人;中级职称3人;双师素质教师8人;研究生学历或硕士
本专业拥有一支职称合理、年龄结构合理、多名教师具有企业实践工作经验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9人,其中专业课教师8人,实训指导教师1人;副高职称6人;中级职称3人;双师素质教师8人;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以上教师2人。专业还聘请了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等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承担理论教学任务、实习实训指导、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与答辩,已初步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近四年来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100%,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8%以上,专业对口率9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评价优良率达95.6%。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专业培养目标: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掌握机电技术的专业理论知识、促进机械与电气技术的结合、促进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发与应用、促进用微电子技术改造我国传统产业、传播机电一体化技术、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毕业生主要从事机电产品基础设计、制造及机电设备安装维护、技术改造等技能型岗位,也可从事机电产品的销售、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等岗位。
核心课程和主要实践环节: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机械工程设计基础、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气控制与PLC应用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主要实践环节包括维修电工实训与技能鉴定、数控实训与技能鉴定和数控机床安装调试维修实训与技能鉴定等。
专业建设概况:
本专业为学院最早开办的专业之一,拥有较完善的单片机机房、PLC控制机房、电工电控实验室以及与其他专业进行资源共享的机械综合实验室、车铣刨磨实训场、钳工实训场、数控实训室、数控仿真实训室、CAD/CAM计算机机房、精密制造中心和现代教育中心等。毕业生双证率在95%以上,就业率历年均保持在98%以上。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专业培养目标: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浙江省重点专业、杭州市重点学科、杭州市模具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自学考试模具专业主考学校、浙江省模具专业师资培训基地。所培养的模具人才能在模具行业、产业链的各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数据采集检测与造型、模具设计、制造、装配与调试工作,模具加工设备的调整、操作、维护工作,模具的生产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守法、诚信、敬业和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就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的职业领域主要涉及模具设计与制造生产企业、模具成型产品企业。就业岗位主要有:产品数据采集检测与造型、产品成型工艺分析、模具设计、模具零件制造、模具成型设备操作、模具装配调试、模具生产管理等。
核心课程和主要实践环节: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技术、模具CAD/CAM造型技术、模具CAD/CAM加工技术、成型设备控制与操作、逆向工程技术、模具生产管理。核心技能培养环节有模具设计师培训与鉴定、模具制造工培训与鉴定、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等。
专业建设概况:
模具专业教学团队共有23人,双师2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与高工7人,讲师与工程师7人,助教2人。高级实验师2人,模具技师3人,产品设计师2人。博士2人,研究生7人。主持国家、省科技厅、省教育厅、市科技局、企业、学院科研课题77项。获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软件著作3部、专著2部,公开发表论文96篇。创建模具研究所,创业公司3家,共主编模具类教材23本。其中国家十一五教材1本,省重点教材2本,特色教材6本,共筹建院精品课程4门。专业负责人罗晓晔教授,浙江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模具技师。全国模具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模具研究会理事,省级模具专业带头人,浙江省机械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杭州市模具学科带头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模具研究所所长。(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