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专业介绍及培养目标(24)
主要课程:【电子信息类】电路原理、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可编程逻辑器件与EDA、嵌入式系统、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应用、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C/C 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软件工
主要课程:【电子信息类】电路原理、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可编程逻辑器件与EDA、嵌入式系统、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应用、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C/C 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图形学,Multi-scaleImageAnalysis、Matlab、Mathematica、生物医学电子学、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仪器及系统、医学成像技术及系统。
【生物医学信息类】化学导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生理学、人体解剖学、医学信息学、医学信息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生理学、影像诊断学、Bioinformaticsandmodeling。
【综合应用类】DCL、科学方法论、项目管理、国际商务等。
毕业生适用范围:本专业就业领域包括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医院、医疗企业、跨国公司等,毕业生可从事涉及医学影像、计算机辅助诊断、医院信息化、医疗电子、生物信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工作。
体育部
东北大学体育有着辉煌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近年来,体育部坚持继承和发展,不断开拓进取,在体育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
特色教育,打造精品课程。体育教学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创建并形成了以滑冰课为特色,轮滑课为基础,双语教学为先导,其他项目为支撑的体育教学新格局。滑冰课2001年被评为校级优秀课,2002年被评为省级优秀课,2003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2004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
双语教学,领全国体育教学改革之先。1987年,体育部开始在体育教学中试行双语教学,充分体现了体育部的创新精神和远见。
现代教学技术,成果累累。我校现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和理事长单位。专业建设,实现两个突破。2002年创办社会体育专业,2004年体育人文硕士点开始招生。现有在校生本科生80人,硕士研究生14人。
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成绩斐然。作为全国高水平运动队试点学校,我校各项目代表队在全国、省内和沈阳市的一系列重大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续写了东北大学的辉煌。目前,体育部下设第一现代教学方法研究中心、第二现代教学方法研究中心、社会体育教研室、冰雪项目教学与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单位。现有教师5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3人、讲师14人、助教12人;硕士导师9人;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6人,在读博士研究生4人,在读硕士研究生6人;国际级裁判4人5项、国家级裁判员17人10项;校级名师1人、省级名师1人。
近年来,体育部先后承担国家级研究课题4项、省部级研究课题8项。2002年,冰雪项目教学与研究中心被中国滑雪协会接纳为会员单位。2003年,体育部被辽宁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基地。
体育部在切实抓好自身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同时,还承担了全校2万多名在校本科学生的公共体育教学工作任务,求实创新,开拓进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社会体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社会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大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既掌握体育专业知识又掌握管理知识的体育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既懂经营又懂法律的体育专业经纪人。本专业学生应掌握社会体育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基本训练,掌握指导大众体育、养生健身、休闲娱乐及特殊人群体育工作的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够胜任社会体育领域中的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
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体育社会学、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体育科研方法、社会体育学、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滑冰、田径、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体育概论、体育管理学、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教育学等。(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