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招生信息 > 自主招生 > 招生简章 > 文章正文

高校新专业仓促上马 专家称会误导考生和家长

时间:2011-06-23 17:31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3月申报,4月审批,5月列入招生计划前后仅用两个月时间。这就是今年高校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的出台流程。昨天,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用有点荒唐

  3月申报,4月审批,5月列入招生计划前后仅用两个月时间。这就是今年高校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的出台流程。昨天,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用有点荒唐,来形容这些所谓新专业的仓促上马。

  参与了这次新专业评审工作的叶志明直言,大多数的新专业或者是更换专业名称,或者是把其他专业的师资填充进来,而如此申办新专业,其急功近利的心态,自不待言。

  物联网、转基因育种成热门

  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生物医药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基于此,今年3月初,教育部发文,在2010年4月底前完成一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申报和审批工作。

  记者在这份文件上看到,此次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了五个领域:新能源、信息网络、新材料、农业和医药、空间海洋地球探索与资源开发。而每一个领域都细化了专业方向,基本上都是近几年的热门词汇,比如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传感网、物联网、转基因育种、创新药物等等。

  根据文件的要求,高校必须在2010年3月31日前把新专业的申请报市教委,市教委审核后4月10日前报教育部审批。凡批准并具备招生条件的专业,争取列入2010年的招生计划正式招生。若因招生计划或其他原因不能列入2010年招生计划的,可从2010年招收的其他专业的学生或本科二年级的在校生中通过转专业的方式转入。

  老专业改头换面变新宠

  一拿到这份文件,沪上一所理工科院校分管本科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就马上召集教务处长、能源动力学院、计算机学院等相关学院院长开会,督促学院开始申报。虽然这位副校长也觉得太仓促、有点不妥,但是能申报一个新专业,又可以吸引生源,学校何乐而不为呢。

  与战略新兴产业相关的学院开始填各种表格,要把专业师资、实验设备、课程设置详细列出,还要研究市场对这个专业的需求情况,要分析毕业生今后的就业出路。上报了之后,学校要召开专业可行性论证会。一所高校的教务处长透露,他们的专业论证会是在截止日期的当天3月31日召开的,当晚就把材料送到了教育主管部门。

  二十天时间,怎么去论证一个新专业?一个新专业,需要人、财、物师资、资金和教学设备,新瓶装旧酒成了普遍的做法。叶志明参加了市教委组织的新专业设置审批会,看着各个高校报上来的厚厚的材料,他瞄出其中的漏洞,比如新型功能材料,就是从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专业转型来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从环境工程等专业转化而来。一所高校申报了新能源技术专业方向,就是在学校原来核能、电能课程的基础上,又加入了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课程。一些高校甚至外聘专家,至于这些专家到时候能否来上课,还不得而知。

  外地高校的申报热情有过之而无不及。江苏一所工科院校,一下子申报了风能与动力工程、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生物能源工程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等9个新兴专业。

  新专业内涵发展要有机制

  记者在采访中听到一些大学校长的看法,他们普遍认为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力度,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但是仓促上马新专业则凸显了急功近利。

  此次,上海共有20多个新专业获得批准并招生,而在此前教育部刚刚公布了2010年开始招生的新专业,这些专业并未列入。上海交大、上海大学等高校考虑再三,还是放弃了这样一次设置新专业的机会。

  是向左走,就事论事地更换专业名称?还是向右走,改造传统专业内涵,赋予新的内容?上海大学放弃这次申报,选择了向右走,与其设置新专业,不如改造老专业,上大计划,在与战略产业有关的老专业里,先开出选修课,让新产业的内容变成课程进入课堂,从而促使专业内涵转化。基础课以不变应万变,专业课要不断变化,跟上战略产业发展的需要。(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