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志愿填报150问(2)
7问:为什么要了解录取批次及其安排? 答:由于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录取的高校较多,所有高校不可能同时录取,将不同类型的院校分期分批进行录取,由此形成录取批次。分批次录取既有利于不同类型高校招生
7问:为什么要了解录取批次及其安排?
答:由于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录取的高校较多,所有高校不可能同时录取,将不同类型的院校分期分批进行录取,由此形成录取批次。分批次录取既有利于不同类型高校招生,也有利于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除提前批外,批次越靠后,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会逐批降低,只要正确掌握不同批次及同批次不同顺序的志愿之间的关系,前批次如果不能录取,后批次仍有机会。
8问:什么是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简称批次线或省线)是根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考生高考成绩水平和招生计划,按一定的比例确定的录取新生的各批次、各科类最低成绩标准。各批次、各科类的批次线都会不同,科类一般常分为文史类、理工类、艺术类和体育类等,文史类和理工类又通常分为第一批次(重点本科批次)、第二批次(一般本科批次)、第三批次(独立院校和民办本科院校)、第四批次(高职专科院校)。批次线是确定考生录取资格、执行招生政策的一个重要指标,院校一般只能录取所在批次线上的考生,只有招投总分达到或超过批次线的考生(通常称上线考生)档案,才有可能被投档到高校,由高校选择录取。2010年至少有23个省、市、区的高考志愿在公布高考成绩和批次线以后填报,这样批次线可以更好地指导考生合理填报志愿。比如某考生的招投总分(含政策照顾分)达到了重点院校的第一批次线,就可以填报第一批次和以后各批次的志愿。(至于降分投档那是特殊政策,另当别论。)
9问:划分录取控制线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答:划分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简称批次线或省线)主要考虑了以下一些因素:① 各批次院校在各地的招生计划数;② 全体考生高考成绩总体水平和各分数段考生的人数情况;③ 按统计学规律确定的划线系数,确保高校有一定的生源选择余地,批次线上的考生人数要大于院校招生计划数。综合以上因素,经过计算机程序测算出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委批准后执行。
10问:录取控制分数线能简称录取线吗?
答:有些媒体,尤其是一些在当地非常有名的大报和许多专业人士,经常将录取控制分数线,简写或简称为录取分数线或录取线。笔者认为这是很不严肃和不正确的,希望能引起注意和重视。这是因为:其一,录取控制分数线是官方人为所划的几条分数线,而不是当地考生自发报考而最终在学校的录取过程中形成的分数线。其二,它的产生时间是在当地的投档、录取以前,而不是录取以后。真正的录取分数线则必须产生于录取之后。其三,省级招生委划出录取控制分数线的目的,是为了有助于投档,而不是学校的录取。其四,他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合。学校的录取最低分数线和各专业的录取最低分数线,是完全可以高于或低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这是由学校的实际录取情况所决定的。当然,通常情况是高于和等于。其五,媒体这样简写或简称会对哪些不熟悉、不了解高考招生政策和招生常识的广大考生和家长是一个误导。其六,如果实在需要简写或简称,笔者认为何不将其简写或简称为录控线呢!这可能要合适得多。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