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招生信息 > 自主招生 > 招生简章 > 文章正文

高考经管专业火爆 工科无人问津

时间:2011-02-21 13:21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浪潮中,规模宏大的工程项目和科研亟须大量高水平的工程科技人员。然而,目前的实际状况却是—大量拔尖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浪潮中,规模宏大的工程项目和科研亟须大量高水平的工程科技人员。然而,目前的实际状况却是—大量拔尖学生特别是高考(论坛)状元不再“投身”艰苦的水利水电、测绘地矿等工科专业,而是涌向金融、银行、法律等“有名有利”的热门行业,争当光鲜亮丽的“白领”、“金领”。

  工科人才的极度匮乏正在成为我们国家下一步发展的瓶颈,也是当代的世界性难题。从今天起,我们将陆续推出“逃离工科”上中下三篇报道,旨在展示工科学生就业现状,求解高校工科教育存在的问题,试图摸索出一条有利于培养和扶持工科创新型人才成长的道路。

  这或许是对中国工程人才现状揶揄的一种表达:日前在京举行的国际工程教育年会上,一位专家在主题发言中介绍,几年前一份《国际竞争力报告》关于“国内市场上是否有合格的工程师”一栏显示,在参与排名的49个主要国家中,中国排名在末尾。

  “而且这一调查指标在随后的排名也相对稳定。”这位专家如是说。

  说起著名的工程师,很多人能随口说出茅以升、詹天佑这些鼎鼎大名的人物。而如今仍健在的工程界泰斗如张光斗、吴良镛等,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则让人无法乐观。一项问卷调查发现,小学生崇拜歌星和科学家的不在少数,对工程师的了解却极为模糊,在“最崇拜的人”、“最理想的职业”选项中,仅有10%的选择与工程师沾边。

  事实上,与社会急需大量优秀工程师正相反的一个现象是,逃离工科正在成为一个难以阻挡的潮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最优秀的学生争着上工科,而现在则纷纷选择金融、银行、IT等“有名有利”的热门行业,即使是一些已经就读工科的学生也多半在试图转变方向。

  经管专业成了吞噬理科尖子的黑洞

  对于黄冈市一所重点中学的徐超老师来说,辅导学生填高考志愿渐渐成了一件费心费力的事。

  徐老师带理科毕业班10多年了,开始几年都是考生自己拿一本报考指南就完成填报了,最多会咨询下当前的热门专业;慢慢地,家长和学生的问题开始多起来,尤其是对经管类专业感兴趣的考生,问题问得越来越细,“甚至包括这个专业的课程怎么设置,会不会上证券、基金投资课等。”

  徐老师还注意到,越是班上成绩好的学生打听的内容越多,“都在考虑毕业后争取进证券公司、银行工作,挣高薪、赚大钱;反而是选择传统工科专业的少了。”

  北京一家媒体的陈记者则感慨,最近几年采访教育新闻得出一条经验,要想寻访各省高考“状元”,最好的办法就是守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门前,“见到一个学生出来,上前一问,即使他不是哪个省里的状元,他的室友肯定是!”

  有媒体给出这样一组数据:在当今的中国,招收状元概率最高的院系之一,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清华的状元至少占全国的一半,其中又有1/3至1/2选择经管专业。

  高考状元们的专业选择正在成为一种风向标——代表和影响着全国最优秀考生群体的选择。以备受追捧的金融专业为例,1992年,全国只有40多所高校开设此专业,而到2006年,开设这一专业的高校增加到600多所,毕业生人数增加了近10倍,“而且录取分数基本都在本校名列前五”。

  经管专业已经悄然成为吞噬理科尖子的黑洞。如今,大学校园开始流行新的顺口溜:“一流学生学财经(最热是金融),二流学生学高科技(如计算机),三流学生学(传统)工科。”此处的工科正是国家急需的传统工科专业,如机械、化工、冶金、纺织、轻工、地质、水利等。

  经管专业热甚至传到了在留学海外的中国学生中。2006年《参考消息》以《中国需要这么多经理吗》为题,报道了中国自费留学生在英国大学管理、商业、金融等热门文科专业扎堆儿的现象。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学的传媒管理专业,2005~2006年硕士班14名学生中竟有13名来自中国。在一些英国高校的MBA班上,中国学生占近90%。(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