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暗藏玄机 复旦自招提问“现场取材”
昨天,上海交通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拉开帷幕。500余名苏浙学子和1004名上海考生,在4天内将分别接受大学教授的“拷问”。首批江苏考生昨天在面试结束后普遍觉得,面试像在聊天,许多问题出乎意料,之前准备的学科知识也
昨天,上海交通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拉开帷幕。500余名苏浙学子和1004名上海考生,在4天内将分别接受大学教授的“拷问”。首批江苏考生昨天在面试结束后普遍觉得,面试像在聊天,许多问题出乎意料,之前准备的学科知识也基本没有用武之地。
与这些考生有相同感触的还有昨天参加复旦大学自主招生面试的考生。参与面试的教授事后明确,他们设计出的提问就是为了打开考生“话匣子”,在闲聊中了解考生的综合素质。
交大:6名教授考1位学生
3位教授坐在弧形桌前轮流发问,“宜兴有什么特产?”一个来自宜兴的女生被问到。女生回答:“紫砂壶。”考官继续追问:“你能说说紫砂壶的来历吗?”女生一愣,这个问题显然不在她的“准备范围”之内。
昨天面试现场,60多个手机屏蔽仪“各就各位”,保密网较去年织得更密。每位考生都将经过两个专家组的考核。一个专家组由三名教授组成,来自不同学科。为了确保考试公正、透明,专家当场抽签分组,而每组考生究竟由哪个专家组面试,同样靠抽签决定。
复旦:事先没法准备追问
市西中学、复兴高级中学的两位同学告诉记者,面试要与5位教授面谈,整个过程需要75分钟。与往年一样,很多学生被问及:“是否对所报考的专业有兴趣?”时,均肯定回答。但究竟是真有兴趣,还是仅为“热门”专业而来,教授们追问下去,就有结果了。这样的提问是考生事先没法准备的,也是不可能“复习”的,只有靠日积月累的真本领。面试过程中,如果专家感觉到某个学生事先对提问有准备,会立刻改换其他提问。
交大:考官发问“自由发挥”
对于面试考题,学校不做统一规定,不少考官的提问都“就地取材”,第一问往往直接出自学生的个人自荐材料,或现场自我介绍。
江苏省如皋中学的郭同学被问到“朋友圈子有多大”。“基本上和谈得来的朋友在一起。”对于这个答案,小郭心里也不知道是否让考官满意。听说他的硬笔书法得过奖,考官还请他当场书写“上海交通大学”六个字。
“你会做点什么家务?”“举出一件你助人为乐的事情。”考官的提问让部分同学猝不及防。他们要么回答“平常学习很忙,只做点洗碗、煮饭等家务”,要么举不出合适的例子体现助人为乐。
复旦:看重交流时表现
复旦面试还将在今明两天举行,一位要求隐去姓名的化学系教授坦言:“我们设计的提问,答案并不唯一,重点考察的是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思路以及在交流过程的谈吐等综合能力。”
另一位多年参与自主招生的教授说得更明确:“提问有很大的随机性,即使是同样的提问,两个学生的回答完全一致,但他们的评分情况可能完全相反。所以,问什么并不重要,答对答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怎么想、怎么答?”
交大:帮助学生分析得失
南京高级中学的小陈偏科严重,这次的数学也没考好。面试时,教授帮助他分析起了笔试得失,并为他的高考(论坛)“支招”考前不要过分紧张。
扬州中学的丁同学是班上的语文课代表,这次笔试中语文却考得最差,考官请她自己分析一下原因,还考了她一道活络的人文题。“用白居易、李白、杜甫三人的作品,说明他们生活的年代顺序。”
据悉,交大自主招生面试评分采取等级制,学校最终综合6名教授的评分结果决定预录取人选。预录取信息将于春节前公布。(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