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招生信息 > 自主招生 > 新闻动态 > 文章正文

专家呼吁尽早制定高校自主招生法律规制

时间:2010-02-27 14:39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11月16日,北京大学在北大招办官方网站上公示了39所获2010年校长实名推荐资质的中学。连日来,该消息引发网友热议,相当多的网友对

  11月16日,北京大学在北大招办官方网站上公示了39所获2010年校长实名推荐资质的中学。连日来,该消息引发网友热议,相当多的网友对这项原本为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创造条件的方案能否公正透明实施产生质疑。

  一、高校自主招生是非谱

  据了解,早在2003年,为扩大高校自主权,探索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途径,教育部就开始在部分高校试行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试点高校在年底制订自主选拔录取方案,组织专家组按照自主确定并经公示的标准和考核办法,对考生材料进行审查,并在进行笔试、面试等相关测评后确定入选考生名单。入选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确定的与试点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省级招办应向考生选报的试点学校投档;试点学校进行综合评价、自主选拔录取。

  这次北大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具体而言,北大根据中学校长所推荐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相关学科的专家组对学生报名资料进行审核,合格者将直接进入面试,面试合格者在高考录取时将享受北京大学同批次录取线下降30分录取的政策。可以说,北大这一方案是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进一步深化。对此,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教育部鼓励各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和要求,遵循人才选拔和培养规律,开展一些有益的探索。一些中学的校长也对推荐制的未来很有信心,并表示会慎重、公正地行使推荐权。

  然而,来自教育界以外的社会质疑此起彼伏。网发起的网上投票三天就吸引近2万名网友参加,结果显示,反对这一改革方案,认为实名推荐制对多数人不公平的网友占到74.7%;而据人民网进行的调查显示,3000多名网友中,90%以上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此举容易产生权钱交易。在仅仅依靠统一的高考成绩录取,并有教育部三令五申监管的情况下,每年的招生丑闻依然层出不穷,如果没有客观标准和透明程序,又怎么保证中学校长实名推荐、高校自主招生能够公平公正,不会受到权力和金钱的影响?!一位网友的发言代表了许多人的心声。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教授王敬波认为,包括校长实名推荐制在内的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从长远看符合扩大高校自主权的发展方向,从根本上也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她同时也表示:北大的这个制度,通俗说是一种人格担保,在监督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人格担保是很难保鲜的。因此,必须加大监督力度,如扩大推荐学生信息公示的范围,包括学生在校期间全部的成绩、家长信息等尽可能多的内容。

  二、自主招生需要法律规范

  是不是只要加强社会监督,就能保证高校招生自主权的健康发展?曾主编过《教育行政法》一书的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副教授高家伟认为,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良好运行,除了监督保障外,还离不开科学的指导、健全的程序、及时的救济等配套设计。

  纵观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这几年历程,与教育部设定规划、原则相比,高校自行探索的成分似乎更多一些。据了解,根据教育部最初要求,自主招生人数不能超过试点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5%的上限只在高校第一年试点时不得突破,此后,如果是生源较好的高校,往往没有什么限制。一些名牌高校的自主招生比例其实已经达到了10%。以致2009年教育部明确取消自主招生5%的名额上限时,这个意在让高校招生自主权进一步扩大的政策在高校中并没有引起多大反响。目前,高校自主招生仍然要看高考分数,因此不少高校希望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即借鉴复旦大学模式,在自主招生过程中直接签订预录取通知书,学生仍然参加高考,高考成绩仅为参考。

  高校自主招生到底应该掌握在多大范围内?自主招生能否突破高考分数的限制?自主招生应不应该有一个统一程序?如若发生舞弊现象谁应承担责任、应承担什么责任?目前并未见到相关规章制度予以明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曾表示,由于自主选拔录取招生实践的范围和时间均有限,各种规章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对此,高家伟认为,高校自主招生是高校面向社会公开招收符合特定条件的生源的法律行为,它不仅在宏观的层面上涉及国家高校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问题,而且在微观上涉及特定考生的高等受教育权平等法律保护的问题。高校自主招生的内部管理机构、具体手续办理等事项属于高校内部管理事项,可以由高校自主规定,国家不予干涉;但是,高校与公民之间的以高等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受高等教育权的平等法律保护的外部法律事项,因涉及到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应当尽快纳入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调整的范畴。国家应当尽快出台高校自主招生的法规或者规章,明确规定高校自主招生的范围、标准、程序、救济等事项。(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