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招生信息 > 自主招生 > 报考须知 > 文章正文

高校自主招生联盟:抱团掐尖VS考生减负

时间:2011-02-19 13:10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高校结盟动向入盟的高校是如何解释的呢?某高校招办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校之所以加入战团,并非主动所为,而是不希望被排除在战局之外,丧失选拔高分考生主动权。于去年实行五校联考的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孟芊,则


高校结盟动向

入盟的高校是如何解释的呢?

某高校招办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校之所以加入战团,并非主动所为,而是不希望被排除在战局之外,丧失选拔高分考生主动权。于去年实行五校联考的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孟芊,则明确表示是主动减负。他说,2009年元旦,一位满面疲惫的家长给孟芊留下深刻印象。为了获得更多自主招生的机会,这位家长带着孩子辗转四五个城市,为了省钱,甚至在9块钱一夜的慢车上站了一路。这使我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自主选拔在给一些拔尖创新人才提供脱颖而出的机会同时,是否产生了太高的社会成本?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北京大学招生办也给出了相似的答案。他们告诉记者,七校联合开展自主选拔录取工作,考生参加一次考试,可以获得申请多所大学面试的机会,既增加了考生的选择机会,又降低了考生的考试成本,减轻考生奔波之苦。

【记者点评】高校之间的生源竞争一直存在,且将一直持续。单兵作战如此,形成联盟之后亦然。所以,重要的不是抱团掐尖,而应看竞争是良性还是恶性,是否能在吸引优秀生源的同时,降低考生应考成本,完善现行招生制度。

突破

合作形式VS评价机制

多元评价与特色选拔更为重要

自主招生改革近年来一直处于探索中。从清华大学的五校合作,到北京大学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就是为了让有特色的偏才、怪才涌现出来,让高校能够在统一的高考制度基础之上,有途径招录到符合本校特点的学生。

采访中,多家高校招生办公室负责人指出,目前的自主招生改革只是处于初始阶段,谁与谁合作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合作后对考试内容和评价机制的改革与探索。

去年,清华大学等5所高校联合进行自主招生的改革举措,最大的突破其实不在于多校合作,而在于命题内容的多元和评价机制的相对灵活。一张试卷,每所学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设置不同的评分标准,使得看似简单的合作考试招生,进行了颇具意义的多元评价、特色选拔的大胆尝试。

今年,以北大、清华为首的两大联盟,也将在考试内容和评价机制上作进一步探索。北约派联考就强调各高校的自主性。提供7个考试科目,但选考哪些科目以及各科成绩的权重,则由各高校根据人才选拔需求自行决定。比如,复旦大学非常强调文理综合,要求报考复旦的考生提供七科的成绩,其他高校则不一定有这样的要求。有些高校甚至可以根据考生的单科成绩进行选拔。而在考试内容上,由参与高校根据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的共性需求,联合命题,着重对考生素质与能力的考核。

【记者点评】就自主招生内涵深化而言,一直以来,高校似乎尚未找到着力点。以今年一些高校的自主招生笔试试题为例,不过是在题量和难度上做成了高考命题的加强版。一些所谓创新性考题,也很难达到选拔偏才、怪才的预期。故而有种观点认为,内涵的不足,使得一些学校在自主招生的外延与形式下功夫。但改革不应本末倒置。期待各高校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考试内容和评价机制的内涵深化中去。

前瞻

联考取代高考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