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招生信息 > 师范生 > 新闻动态 > 文章正文

“八大学院”与新中国高等教育格局构建(3)

时间:2009-11-03 11:29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这次调整是根据苏联大学体制,以建设单科性专门学院为主,削减原有的综合性大学,改为文理科或多科性理工科大学,增加工科和师范的比重,取消大学中的学院建制,改为校系两级管理。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教育界学习苏

  这次调整是根据苏联大学体制,以建设单科性专门学院为主,削减原有的综合性大学,改为文理科或多科性理工科大学,增加工科和师范的比重,取消大学中的学院建制,改为校系两级管理。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教育界学习苏联模式进入第二阶段,从点到面地广为推行苏联大学体制。苏联模式对中国大学制度的影响主要有:1.大学必须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2.坚持以培养工农出身的专业人才的根本方针;3.建立以单科学院为主的大学体制;4.建立培养专业人才的教学制度。

  不到一个月,教育部出台了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原则和计划。其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明确主要发展工业学院,尤其是单科性专门学院。调整的方式是根据苏联的大学模式,取消大学中的学院,调整出工、农、医、师范、政法、财经等科,或新建专门学院,或合并到已有的同类学院中去。调整的原则是:高等学校的内容和形式按大学、专门学院及专科学校三类分别调整充实。

  院系调整后,全国共计新设高等学校31所,其中工业院校11所,农业院校8所,师范院校3所,医药院校2所,财经院校3所,政法院校2所,文科院校1所,艺术院校1所。从旧有综合性大学独立出来的各种专门学院有23所。调整后停办的高校共49所,改为中专的4所。调整涉及全国四分之三的高校,并初步奠定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

  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工业化的基础是重工业,所以我选择了学钢铁

  为新中国建设培养急需的专门人才

  与调整同时进行的,是以八大学院为代表的新大学的建设。

  1952年,中央有关部门选定在北京西北郊建设学院区,统一集中建立了一批按行业培养专才的高等学府,并于当年暑期正式招生开学。

  八大学院之一的北京钢铁学院,在接到组建命令后,仅仅一个月,80多名教师就齐聚北京。当年暑假就开始招生,9月正式开学。

  学院草创之初,条件之艰苦难以想象。如今已102岁高龄的魏寿昆院士,是北京钢铁学院的创办者之一和第一任教务长。他回忆说,当时每天一大早,自己与同事们就站在敞篷的卡车上,从清华大学一路颠簸到自己的学校,在两间简易的教室中给学生们上课。中午没有自己的食堂,师生们就与工人们一起进餐

  至1953年年底,北京钢铁学院设有5个系、9个专业,在校生1700人,招收首批研究生70人,教职工600多人。

  当年钢院最早的学生,现在已经退休的俞克纯教授回忆,1952年,学校虽然已经成立,但还没有校舍。秋季开学时学生暂住在清华大学为我们建造的简易宿舍中。所谓简易,就犹如大庆初建时的干打垒,房屋仅有外墙而无完整的内壁。一年之后,才迁到新校址。同学们在四处漏风的临时工棚中听老师上课,在烛光下上自习,老师在走廊上摆摊答疑,到了周末还组织走廊舞会。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很少有人抱怨,大家如饥似渴地学习,利用有限的体育设施锻炼身体,紧张而又活泼地生活。

  让中华大地铁水奔流、钢花怒放,这是所有钢院学子的梦想。原冶金工业部总工程师、副部长殷瑞钰院士1953年走进了北京钢铁学院的大门。回忆起自己的求学时代,殷瑞钰感慨地说:当时国家还很穷,百废待兴。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工业化的基础是重工业,而重工业的基础是钢铁,国家需要大力发展钢铁业,所以我选择了北京钢铁学院学钢铁。

  与钢院一路之隔的北京地质学院,也于1952年7月正式成立。在学院成立大会上,时任地质部部长的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激情洋溢地说:现在新中国办起了惊天动地的事业,航空学院是惊天,地质学院是动地。你们就是动地的勇士你们是新的土地公公,土地婆婆。

  该校一位老教师回忆说,建国初期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急需地质先行,尽快培养出大量地质人才成为当务之急。建校初期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校舍,经中央批准,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在北京西北郊建起了5万多平方米校舍。当时没有教材,教师们亲自动手刻蜡板;没有挂图,教师们亲自动手画;没有标本,教师们带领学生利用实习时间和假期采集,用双手建起了矿物实验室、岩石实验室和古生物实验室;缺少反光显微镜,年轻教师用生物显微镜改装。许多教师和实验员经常工作至深夜,为搞好教学艰苦奋斗。(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