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招生信息 > 保送生 > 新闻动态 > 文章正文

从“录蒋方舟之争” 叩问高校自主招生六年之“痒”(2)

时间:2009-11-03 11:44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记者:自主招生今年是第6年,从其选拔出来的学生是否成才这一角度,您如何评价其成效呢? 贺:就如你所说,短短几年如何看出其成效?难道考上研究生能等于成材吗?如果仅仅统计有多少人考上研究生、多少人出国,我

  记者:自主招生今年是第6年,从其选拔出来的学生是否成才这一角度,您如何评价其成效呢?

  贺:就如你所说,短短几年如何看出其成效?难道考上研究生能等于成材吗?如果仅仅统计有多少人考上研究生、多少人出国,我认为那没有多大意义。(俞熙娜)

  自主招生

  突破口在哪里

  不唯竞赛生不唯理科生

  对中学教育产生积极影响

  -北大浙江招生组组长焦维新

  我认为自主招生制度走向成熟阶段的标志是——对中学教育产生积极影响,使学校注重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使学生重视各学科的全面发展,并形成制度的良性循环。其中一个重要举措,是高校有权保送特别优秀但没有学科竞赛一等奖的学生。

  目前自主招生的影响力,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首先,自主招生的人数比例还可以有扩大的空间;更重要的是,自主招生对于中学教育的影响力、指导作用还没有表现出来。比如有学科竞赛省级一等奖而又获得该校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就可以不参加高考,直接保送。这个政策产生的效果就是促使中学重视理科竞赛,但对于综合素质高、基础扎实而有全面发展的学生,由于没有学科竞赛一等奖,在校荐时很难入围。

  的确,在目前自主招生中,作为其中一个类别的保送生基本都要依靠其理科特长,参加全国学科竞赛拿下一等奖;而另一个类别是文艺体育特长生,学生要依靠其文体特长获得加分资格;再余下的那些名额就应该是给综合素质出众的学生,而如何选拔出这些学生就需要学校、高校信息沟通无障碍、推荐老师无私心。尺度的把握并非易事:

  其一:如何做到公平。比如除学校推荐外,自荐生、以及非名牌重点中学考生如何获得公平的推荐机会。

  其二:选拔的标准——笔试与面试的内容与难度如何把握,考察知识面的广度还是深度。

  其三:给笔试发挥欠佳者提供保护。高考的缺陷是“一考定终身”,自主招生的考试不应该出现类似的弊端。比如高校可以选择一批重点中学,通过“校长特别推荐”,保护基础扎实,确实非常优秀的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入面试环节。

  其四:如何选拔在学科方面有特殊发展潜质的学生。对这类学生,在面试老师应由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根据面试结果和才能的情况决定可优惠录取的幅度。其实对体育特长生就是这样做的。如果在获得自主资格之前不确定可降分的标准,而是在高考后组织面试、宣布降分录取的幅度,容易被认为不公或炒作。

  最后,中学与大学加强沟通与合作,是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学应将自己对学生的要求反馈给中学,中学将学生的特点告知大学,大学让中学生了解学科的发展及对人才的要求,由此才能使自主招生进入成熟阶段。

  凭一封“校长推荐信”

  杭二中女生保送北大

  2008年3月的一天,杭州二中校长叶翠微第一次提笔给北大写保送生推荐信。他要推荐的得意门生名叫李昕欣,成绩排名始终在全年级前10位,是全国化学竞赛冬令营一等奖获得者,但是由于名次靠后,没能作为保送生进入北大。虽然北大给了李昕欣降20分录取的自主招生资格,“但是,对于这样优秀的孩子,不能被保送真是有点可惜了!”

  数天之后,北大招生组的回音来了:“北大将专门组织招生学术委员会,对李昕欣再进行一次面试。”这在北大自主招生史上是第一次。结果是双赢的。北大现场面试李昕欣的教授来自不同学科,但他们都一致对这位女生表示认可,为此北大专门为她追加了一个保送生名额。

  “我非常感谢北大,因为在李昕欣被保送的过程中,我感觉到高校自主招生的方式正在改革。当然,每一次改革的实践都会有争议,但是我们都有责任对中国的人才选拔方式进行积极探索。”叶翠微说。(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